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家视角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WS / T 630-2018)标准解读
    张世清, 章乐生, 汪峰峰, 汪天平
    2020,18(1):  1-4. 
    摘要 ( 866 )   PDF(719KB) ( 1097 )  
    《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WS / T 630-2018)是我国关于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间 接红细胞凝集试验)的第一个系统的技术标准文献。 本标准于 2018 年 9 月 26 日发布,从 2019 年 4 月 1 日始开始实 施。 本文从本标准的制定背景、编制过程与方法、主要内容、施行和宣传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以期为各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人体血清中日本血吸虫抗体检测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蠕形螨对共培养 HaCaT 细胞的 TLR2 以及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胡丽, 赵亚娥, 熊国典, 张又仁, 王昊若, 刘博
    2020,18(1):  5-11. 
    摘要 ( 519 )   PDF(8561KB) ( 226 )  
    目的 通过建立毛囊蠕形螨与 HaCaT 细胞共培养体系,探讨毛囊蠕形螨与细胞表达 TLR2 以及炎症相 关基因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用 10 只、30 只、50 只毛囊蠕形螨和空白对照分别与 HaCaT 细胞共培养 24 h,提取细胞 RNA,反转录成 cDNA;设计特异性引物,对 TLR2 以及相关的 KLK5、IL-1β、IL-6、IL-8 和 CCL2 等炎性因子进行常 规 PCR 扩增、克隆和测序;采用 qRT-PCR 检测表达量,比较与螨虫数之间的关联性。 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 PCR 产物为单一清晰条带,序列大小与模板一致,表明引物特异性好。 qRT-PCR 检测显示,除 10 只螨虫组与空白 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t = 0. 00~ 2. 25,P>0. 05),TLR2 和 IL-6 在 30 只和 50 只螨虫组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TLR2:t = 6. 54 和 10. 85;IL-6:t = 14. 35 和 17. 52,P<0. 001),且 50 只螨虫组上调明显大于 30 只螨虫组;IL-8、 CCL2 和 KLK5 在 30 只和 50 只螨虫组与空白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IL-8:t = 5. 34 和 6. 98;CCL2:t = 3. 12 和 4. 03;KLK5:t = 3. 31 和 4. 05,P<0. 05),但 30 只与 50 只螨虫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 IL-1β 只在 50 只螨虫组与 空白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2. 60,P<0. 05),30 只螨虫组与空白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aCaT 细胞 TLR2 的 表达与蠕形螨虫数呈正相关 (r = 0. 984),与 TLR2 调控的炎性因子 IL-6、IL-8、CCL2、KLK5 和 IL-1β 的表达也呈正 相关(r= 0. 970、0. 984、0. 985、0. 974 和 0. 938),尤其是 TLR2 和 IL-6 表达量变化最明显。 结论 本研究成功构建了 毛囊蠕形螨与 HaCaT 细胞共培养体系,首次从细胞水平揭示皮肤免疫反应与蠕形螨感染数量有关,这一探索性研究 结果对于揭示蠕形螨寄生诱发面部皮肤损害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核糖体 DNA 第二内转录间隔区基因的 9 种蚊虫分子鉴定
    郭秀霞, 程鹏, 刘丽娟, 王海防, 王怀位, 张崇星
    2020,18(1):  12-16. 
    摘要 ( 466 )   PDF(963KB) ( 1003 )  
    目的 分析常见 9 种蚊虫核糖体 DNA 第二内转录间隔区( rDNA-ITS2 )基因序列特征,为蚊虫种类分 子鉴定方法探讨提供依据。 方法 在山东省济宁市采集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中 华按蚊、骚扰阿蚊、常型曼蚊和黄色柯蚊成蚊,形态学种类鉴定后,提取上述 9 种蚊虫 DNA,PCR 扩增 rDNA-ITS2 基 因并测序;在 GenBank 中进行同源性比对,采用 Bioedit 7. 0 软件及 DNAMAN 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通过 DNASTAR、ClustalX 1. 81 和 Mega6 软件分析列特征并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系统发生关系。 结果 9 种蚊虫的 rDNA- ITS2 长度在 343 bp 与 577 bp 之间,共有 59 个保守位点、449 个变异位点、235 个简约信息位点和 191 个单态位点,9 种蚊虫种间序列同源性为 28. 21% ~ 53. 76%;所有蚊虫的 rDNA-ITS2 基因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吻合率 100%,库 蚊属的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二带喙库蚊聚成一类,伊纹属的白纹伊蚊和刺扰伊蚊聚成一类,不同种蚊虫为独立 分支。 结论 核糖体 DNA 第二内转录间隔( rDNA-ITS2 )基因可用于蚊虫属和种的鉴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温胁迫下淡色库蚊体内蛋白表达的双向电泳分析
    马荣, 刘丽娟
    2020,18(1):  17-20. 
    摘要 ( 558 )   PDF(2572KB) ( 855 )  
    目的 探索低温胁迫对淡色库蚊体内蛋白质表达的影响。 方法 以室内饲养淡色库蚊为对照,利用双向 电泳技术,比较低温处理后淡色库蚊体内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 结果 处理组和对照组蛋白质浓度分别为 8. 5 μg / μL 和 4. 76 μg / μ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经双向电泳分析,共发现 2 倍差异蛋白点 77 个,低温处理组 表达量上调的蛋白点 30 个,表达量下调的蛋白点 47 个;低温处理组特有蛋白点 14 个,分子量主要在 25 ~ 60 kDa 之 间。 共鉴定出 25 个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与细胞骨架的重塑、糖代谢、能量代谢以及各种合成酶和代谢酶有关。 结论 低温处理可诱导淡色库蚊体内蛋白质的表达变化,对差异蛋白的进一步分析有望获得淡色库蚊的抗冻蛋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蓝氏贾第鞭毛虫末端结合蛋白 1 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李汶霖, 王鸿斌, 李淑凝, 王洋, 李志敏, 沈海娥, 刘红宁, 李幽美, 赵旭安
    2020,18(1):  21-24. 
    摘要 ( 644 )   PDF(1209KB) ( 713 )  
    目的 克隆并原核表达 C2 株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ia,简称贾第虫)末端结合蛋白 1(End-bind- ing protein 1,geb1)基因,获得重组 gEB1 蛋白。 方法 由于 geb1 基因无内含子,我们以 C2 株贾第虫基因组为模板,以国际标准株WB 株geb1 基因序列为参考序列,设计引物克隆 geb1 基因,经 NcoⅠ和 XhoⅠ双酶切与原核表达载体 pET-28α(+)连接,转化感受态 E. coli TOP10,经筛选和测序验证后导入大肠杆菌 E. coli Rosetta(DE3),异丙基-β-D -硫代半乳糖(IPTG)诱导 gEB1 蛋白表达,产物经 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进行检测和验证。 结果 成功构建了表 达 C2 株贾第虫 geb1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pET-28α(+)- gEB1,转化入大肠杆菌 E. coli Rosetta(DE3),重组菌株经 0. 1 mmol / L IPTG ,30℃低温诱导 5 h, SDS-PAGE 和 Western blot 显示,在相对分子量约 29 KDa 的位置出现目的蛋 白条带,与理论值一致。 结论 用大肠杆菌成功表达了 gEB1 蛋白,为 gEB1 蛋白的功能研究和抗体制备提供了材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藜芦醇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粘膜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钱余, 蔡茹, 周恩谱, 黄进宝, 贡东卫
    2020,18(1):  25-28. 
    摘要 ( 515 )   PDF(2398KB) ( 917 )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 将 45 只(170±10) g 雌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白藜芦醇实验组。 通过尿道向大鼠膀胱内植入导管并进行大肠杆 菌液灌注建立感染性膀胱粘膜损伤模型(模型对照组),白藜芦醇实验组按照 40 mg / kg 剂量灌胃给药,实验结束后 镜检观察大鼠膀胱内壁病理变化。 采用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 化氢酶(CAT)、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 ELISA 法检测膀胱组织内细胞因子白介素-1β( IL-1β)、 IL-6、IL-8、IL-10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采用 Western Blot 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 结果 白藜芦醇给药显著减少膀胱黏膜中炎性细胞数量,显著降低大鼠膀胱组织中 MDA、NO 含量,提高了 SOD、GSH -Px、CAT 活性;明显降低 IL -1β、IL-8、TNF-α,提高 IL-6、IL-10 含量;显著减少 TGF-β1 的蛋白表达。 结论 白藜 芦醇通过抗氧化、抗炎和降低纤维化作用改善大肠杆菌诱导的大鼠膀胱粘膜损伤,避免对膀胱组织伤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用统计预测模型及其在结核病疫情预测中的应用
    王明斋, 李佳, 芮佳, 王瑶, 杨蒙, 王琦琦, 陈田木, 郑蓉蓉
    2020,18(1):  29-32. 
    摘要 ( 544 )   PDF(1427KB) ( 1063 )  
    目的 选择简便、可靠的统计预测模型,为传染病疫情预测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对常见统计预测模型 的原理、拟合优度检验与模型筛选进行介绍,并以厦门市结核病疫情为例开展模型应用。 结果 模型与数据拟合结果显示,11 种模型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 其中 R2 最大为 Cubic 模型,其次为 Quadratic 模型和 Logarithmic 模型。 Quadratic 模型预测 2019 年 7~ 12 月厦门市报告发病数分别为 191(95% CI: 124-259)、192(95% CI: 124-260)、193 (95% CI:125-261)、194(95% CI: 126-262)、195(95% CI: 127-263)和 196(95% CI: 128-264)。 结论 常见统计模型可以用于厦门市结核病发病趋势预测,厦门市短期内报告病例数将略有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Logistic 微分方程模型在结核病疫情预警中的应用
    王明斋, 余珊珊, 芮佳, 杨蒙, 王瑶, 王琦琦, 陈田木, 郑蓉蓉, 张小芬
    2020,18(1):  33-36. 
    摘要 ( 716 )   PDF(2416KB) ( 1343 )  
    目的 利用 Logistic 微分方程模型进行结核病传播预测,为结核病早期防控特别提供新方法。 方法 对 Logistic 微分方程模型的原理、疫情加速关键点计算、优缺点等进行分析,以厦门市报告数据为例开展模拟研究。 结果 厦门市自 2005-2018 年来结核病高发,存在明显的冬春季节流行高峰。 通过 Logistic 微分方程拟合结果较好,疫 情加速期为每年第 1 或第 2 个月。 结论 Logistic 微分方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结核病“疫情加速时间”和“建议预警 时间”,以及疫情变化的时间点,对于基层开展结核病预警防控工作,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管理
    2018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王慧岚, 周杰, 胡本骄, 姜琼, 汤凌, 夏蒙, 任光辉
    2020,18(1):  37-40. 
    摘要 ( 950 )   PDF(1697KB) ( 1342 )  
    目的 报告并分析 2018 年湖南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 对 2018 年全省血吸虫病 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截至 2018 年底,湖南省共有 6 个市、41 个县(市、区)、280 个乡(镇)、2 415 个村 (居委会)流行血吸虫病。 41 个流行县(市、区)中,18 个已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3 个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 个已达 到消除标准。 2018 年,血检 109. 3 万人,查出阳性 31 295 人,阳性率为 2. 86%;粪检 33 216 人,无阳性病例;全省尚 存晚期血吸虫病人 5 034 例,无急性血吸虫病例。 全省流行区共有存栏耕牛 91 891 头,全年共检查耕牛 43 000 头, 其中血检 5 476 头,粪检 40 872 头,未发现病牛。 2018 年全省共查螺 91 710. 07 hm2 ,查出钉螺面积 61 263. 69 hm2 , 占总查螺面积的 66. 80%,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全省当年无新发现有螺面积。 2018 年全省实有钉螺面积 173 084. 53 hm2 ,其中湖沼型、山丘型有螺面积分别为 172 184. 97 hm2 和 899. 56 hm2 ,至 2018 年,已连续 5 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 病例和感染性钉螺。 结论 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为达到血吸虫 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的目标,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 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高风华, 张世清, 汪天平, 何家昶, 丁宋军, 许晓娟, 李婷婷, 代波, 刘婷
    2020,18(1):  41-45,55. 
    摘要 ( 599 )   PDF(2180KB) ( 1032 )  
    目的 报告并分析 2018 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与近年的变化趋势。 方法 对 2004 年以来,特别是 2018 年的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 截至 2018 年底,全省共有 9 个市的 50 个县(市、区)流行 血吸虫病,其中 27 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13 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10 个达到消除标准。 2018 年,全省共询检 214. 7 万人,发现阳性 470 689 人;血检 98. 9 万人,发现阳性 11 759 人;粪检 12. 7 万人,未发现阳性病人;全省现有病人数 为 5 890 人,其中推算慢性病人 538 例、晚期血吸虫病 5 352 例,无急性血吸虫病病例,人群平均感染率为 0. 08%;全 省流行村牛存栏 26 470 头,共血检 528 头,粪检 12 992 头,未发现病牛。 全省共调查钉螺 84 365. 2 hm2 ,查出钉螺面 积 20 269. 3 hm2 ,其中新发现钉螺 15. 0 hm2 、复现钉螺 45. 9 hm2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累计药物灭螺面积 10 763. 8 hm2 ,消灭钉螺面积 137. 4 hm2 ,年底尚有钉螺面积 26 434. 0 hm2 。 2018 年,全省 50 个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病情监 测未发现病人、病畜,钉螺监测显示有螺框出现率 11. 2%,活螺平均密度 0. 38 只/ 0. 11m2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2004 ~ 2018 年,全省人群和牛的平均感染率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 90.4%和 100%,有螺面积在 2. 64 亿 m2 ~ 3. 10 亿 m2 间徘徊波动并有小幅下降,已连续 6 年未发现急性血吸虫病例和感染性钉螺。 结论 全省血吸虫病疫 情进一步下降,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 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需要 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镜检、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方法在疟疾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王加志, 李希尚, 尹授钦, 王兴娟, 杨东海, 李新和
    2020,18(1):  46-48,58. 
    摘要 ( 1009 )   PDF(1388KB) ( 1414 )  
    目的 比较镜检、抗原检测(RDT)和核酸检测(PCR)三种方法对疟原虫的检测效果,为基层选择合适的 诊断方法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腾冲市 2015-2018 年发热病人的血样进行疟疾检测,以确诊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镜检、RDT 和 PCR 三种疟疾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 结果 610 份血样中,阴性 295 份,阳性 315 份,其中恶性疟 67 份、间日疟 245 份、混合感染 2 份、三日疟 1 份。 与确诊结果比较,镜检、RDT 和 PCR 的灵敏度分别为 95. 87%、94. 60%和 99. 37%,特异度均为 100%;假阴性率分别为 4. 13%、5. 40%和 0. 63%,阴性预 测值分别为 95. 78%、94. 55%和 99. 33%;假阳性率均为 0,阳性预测值均为 100%;三种方法与确诊结果的总符合率分别 为 97. 87%、97. 70%和 99. 67%,Kappa 检验结果显示均与确诊结果高度一致(P 均<0. 001);对单一虫种恶性疟的检测, 镜检、RDT 和 PCR 的符合率分别为 88. 06%、100%和 97. 01%;对其他三种疟原虫检测的符合率,分别为 97. 97%、 93. 9%和 100%。 结论 三种检测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综合考虑当前防治工作实际,抗原检测(RDT) 更适宜在基层推广和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聚·杀螺胺致死鲫鱼对雏鸭的急性毒性观察
    金伟, 朱磊, 马晓荷, 汪敏, 郭见多, 张世清
    2020,18(1):  49-50,4. 
    摘要 ( 906 )   PDF(1360KB) ( 641 )  
    目的 观察四聚·杀螺胺灭螺药致死鲫鱼对雏鸭的急性毒性,为我省血防药物灭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方法 将 20 只生长满 60 d 的雏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喂食用有效含量 20 g / L 四聚·杀螺胺毒杀的鲫鱼 和离水自然死亡的鲫鱼,每只雏鸭喂食 40 g 鱼肉。 观察两组雏鸭食用后反应及其后一周体重增长状况。 结果 试验组雏鸭在喂食后 6 h 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和对照组雏鸭在试验前(t = -0. 873,P = 0. 394)和试验后(t = 0. 973,P = 0. 343)的平均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次试验未观察到四聚·杀螺胺致死鲫鱼对雏鸭存在急性毒性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卡片式用药交代方式对患者用药指导的效果观察
    曹国敏, 许君婧, 胡娟, 孟祥云
    2020,18(1):  51-52,36. 
    摘要 ( 548 )   PDF(1356KB) ( 710 )  
    目的 分析卡片式用药交代方式对阿卡波糖与地高辛合用患者用药指导效果,为摸索安全、高效、人性 化的用药指导模式提供参考。 方法 以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将 2019 年 1~ 5 月来本院门诊取药的阿卡波糖与地高辛 合用患者引导至卡片交代(实验组)或口头交代(对照组)窗口,实验组以自制用药交代小卡片的方式进行用药指导,对照组采取传统语言交代的方式进行用药指导。 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各随机抽取各 25 位患者,通过电话回访对两组患者的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其应对方法的依从/ 知晓率等进行分析。 结果 实验组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处置三个方面的依从/ 知晓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自制卡片式用药交代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用药依 从性,可以有效帮助药师对患者用药进行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验交流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在《人体寄生虫学》 教学中的运用
    谷生丽, 赵金红, 唐小牛, 周书林, 高锡银, 刘婷, 李媛媛, 湛孝东
    2020,18(1):  53-55. 
    摘要 ( 571 )   PDF(950KB) ( 749 )  
    为探索《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新模式,将基于" 雨课堂" 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融入《人体寄生虫学》课堂 教学实践中。 结果表明,基于" 雨课堂" 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 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了师生之间在课堂和课后的交流互动,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情况,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基于" 雨课堂" 的智慧课堂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模块式教学探讨
    唐小龙, 侯长浩, 蔡淑玉, 杨晓瑜
    2020,18(1):  56-58. 
    摘要 ( 421 )   PDF(763KB) ( 869 )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由于传统教 学模式存在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特色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临 床生物化学检验模块式教学进行初步探索,明确了以模块式教学模式为主体的教学方案,并由此提出五大建议,期 望为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寄生虫的抗肿瘤效应及其免疫机制
    傅昌芳, 储宣宁, 操治国
    2020,18(1):  59-63. 
    摘要 ( 576 )   PDF(861KB) ( 1273 )  
    本文阐述了寄生虫感染和寄生虫抗原诱导的抗肿瘤效应以及几种常见寄生虫诱导的抗肿瘤相关 免疫机制。 宿主感染某些寄生虫后,免疫系统功能得到增强,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转移和肿瘤血管的生成,且 这一理论机制已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 但寄生虫感染在临床上抗肿瘤效果如何,以及寄生虫相关抗原应用 于人体后是否存在潜在风险,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