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2023, Vol. 21 ›› Issue (3): 155-159.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3.008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20周年专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ZHAO Ke-fu(), WANG Wen-Jing, WU Jin-ju, LIU Xu-xiang
摘要:
目的 掌握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数据,对事件的分级、分类、地区、场所及时间分布等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合肥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90起,以未分级事件为主,占61.58%(117/190);报告发病5 323例,死亡31例。传染病事件为主要事件类型,占81.58%(155/190),其次为食物中毒事件,占9.47%(18/190)。环境因素事件死亡数最多,其次为职业中毒事件,分别占48.39%(15/31)和22.58%(7/31)。传染病事件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2月,占72.90%(113/155);食物中毒事件主要集中在5—7月,占55.56%(10/18);职业中毒8起事件中,4起发生在9月份。2011—2020年合肥市各县(市、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包河区报告事件数最多,占全市的22.11%(42/190)。56.32%(107/190)的事件发生在学校,以小学为主,占50.47%(54/107)。传染病是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类型,占94.39%(101/107)。学校事件数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水痘、其他感染性腹泻和流行性感冒,分别占38.31%(41/107)、21.50%(23/107)和14.02%(15/107)。结论 近年来,合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以传染病事件为主,学校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环境因素和职业中毒是主要致死因素。建议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和管理,同时要提高对环境因素和职业中毒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医疗救治水平。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