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2023, Vol. 21 ›› Issue (3): 150-154.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3.007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颁布20周年专题 • 上一篇 下一篇
段陈林1,2(), 周蕾3, 刘慧慧3, 罗书全4, 龙江4(
)
DUAN Chen-lin1,2(), ZHOU Lei3, LIU Hui-hui3, LUO Shu-quan4, LONG Jiang4(
)
摘要:
目的 了解重庆市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规律和特点,为有效应对和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报告时间为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重庆市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信息,对发生时间、场所、致病因素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0—2022年重庆市共报告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16起,中毒人数3 415例,死亡22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数和中毒人数最多,分别为59起(占50.86%)和2 494例(占73.03%)。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的致病菌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这两种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的事件数和中毒人数为41起和1 720例,占细菌性食物中毒的69.49%和68.97%。真菌性食物中毒死亡人数最多,为10例(占45.45%),均为误食毒蕈引起。事件高峰为5月和9月,共报告事件40起(占34.48%)、中毒人数1 378例(占40.35%)。报告事件数前三位的区(县)分别为九龙坡区(13起)、长寿区(12起)、黔江区(8起)。农村地区报告食物中毒事件68起(占58.62%),中毒人数为1 831例(占53.62%),主要发生场所为家庭(39起);城市地区报告48起(占41.38%),中毒人数为1 584例(占46.38%),主要发生场所为饮食服务机构(27起)。22例食物中毒死亡病例全部发生在农村家庭。结论 重庆市食物中毒事件夏秋季高发,应加强该季节重点地区及场所的食品安全监测,同时加强食品安全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对当地常见有毒化学物质、有毒植物以及毒蕈的鉴别能力,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