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20 上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2025,23(4):  0. 
    摘要 ( 67 )   PDF(47431KB) ( 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视角
    我国手足口病病原谱变化趋势及防控对策
    张志杰, 常昭瑞
    2025,23(4):  195-198,215.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1
    摘要 ( 141 )   HTML全文 ( 7 )   PDF(804KB) ( 36 )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在西太平洋地区流行较为严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随着手足口病病原谱改变,我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手足口病病原谱的演变趋势,分析了我国手足口病病原谱的变化特点及其对临床诊疗和防控的影响,并重点从加强病原监测、加快多价疫苗研发、落实非药物干预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新形势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登革热防控专题
    2005—2023年云南省境外输入登革热流行特征及预测研究
    傅佳璐, 郑尔达, 戚艳波, 吴林波, 何继波, 杨锐
    2025,23(4):  199-204,210.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2
    摘要 ( 131 )   HTML全文 ( 2 )   PDF(3643KB) ( 25 )  

    目的 分析云南省境外输入登革热的流行特征并对发病情况进行预测,为登革热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2005—2023年云南省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的相关资料,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使用2005—2023年的病例数据拟合SARIMA模型,以2024年病例数据评价模型。结果 2005—2023年,云南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6 030例,占登革热报告病例总数的19.50%。境外输入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8—11月,累计报告5 094例(占84.48%)。报告病例数前3位的州(市)分别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2 610例,占43.28%)、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 688例,占27.99%)和临沧市(918例,占15.22%);病例主要来源国为缅甸(4 907例,占81.38%)。男、女病例数分别为3 477例(占57.66%)和2 553例(占42.34%);主要集中在20~49岁(4 063例,占67.38%);农民最多(2 575例,占42.70%)。SARIMA(1,0,1)(1,0,1)12模型的拟合效果好,2024年各月份的实际病例数均在模型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内。结论 云南省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呈现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来自缅甸,输入地集中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议结合季节与地域特征,强化入境重点人群的防控。SARIMA(1,0,1)(1,0,1)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云南省境外输入登革热的月发病数,适合用于其发病趋势的短期预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2023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陈琴, 吴利楠, 赖石凤, 蒋明明, 刘文辉
    2025,23(4):  205-210.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3
    摘要 ( 173 )   HTML全文 ( 8 )   PDF(1444KB) ( 49 )  

    目的 分析广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为登革热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4—2023年现住址为广州市的登革热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三间分布、病例来源、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和病毒血清型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23年广州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42 828例;本地病例42 023例,境外输入病例726例,境内输入病例79例,历年发病率为0.05/10万~281.70/10万。本地及境内输入病例报告主要在8—11月(分别为41 494例、77例);境外输入病例全年均有报告,主要在5—11月(613例)。病例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36 744例,占85.79%)。输入病例来源地中,境内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云南、广西等省份(51例),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国家(591例)。不同人群中,男性21 309例,女性21 519例;境外输入病例男女比例较高(2.47∶1)。本地病例年龄集中在20~59岁(29 544例,占70.30%),输入病例以20~49岁为主(656例,占81.49%)。本地病例以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商业服务人员为主(21 408例,占50.94%),输入病例以商业服务、家务及待业、工人为主(454例,占56.40%)。主要流行株为Ⅰ型(占66.18%,2 464/3 723)和Ⅱ型(占31.78%,1 183/3 723)。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5(3,7)d。病毒血症期发现率为59.35%,各年份登革热病例病毒血症期发现率呈逐年递增趋势(χ2趋势=5.823,P<0.05)。结论 近年来广州市登革热本地疫情主要由输入病例引起,发病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相关部门需关注重点区域和人群,持续优化并落实以病例管理和伊蚊控制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2023年成都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时间趋势分析
    严可, 冯静, 周蓉, 杜训波, 刘辉, 王瑶
    2025,23(4):  211-215.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4
    摘要 ( 110 )   HTML全文 ( 2 )   PDF(1332KB) ( 30 )  

    目的 分析成都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时间趋势,为登革热输入和本地传播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并整理2011—2023年成都市登革热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时间趋势。结果 2011—2023年成都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69例,其中本地病例1例、境外输入197例、境内输入71例。输入病例数居前3位的区(市、县)为新都区(28例)、金牛区(27例)、青羊区(24例)。输入病例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50岁(225例,83.96%);男性150例、女性118例,性别比为1.27∶1;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人员(60例,22.39%)、家务及待业(59例,22.01%)和工人(47例,17.54%)为主。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以东南亚地区输入为主(169例,占85.79%),境内输入来源为云南省(69例,占97.18%)和广东省(2例,占2.82%)。全年均有境外输入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6—10月(占69.54%,137/197);境内输入病例仅在8—11月报告;本地病例报告时间为10月。2011—2023年成都市登革热病例数呈“缓升-升-降-升”的趋势(AAPC=39.26%,P<0.05)。2011—2018年登革热病例数缓慢上升(APC=28.53%,P<0.05),2018—2019年病例数迅速增加(APC=322.90%,P<0.05),2019—2021年病例数急剧下降(APC=-99.58%,P<0.05),2021—2023年病例数大幅上升(APC=2 746.79%,P<0.05)。结论 成都市登革热疫情主要受东南亚地区和国内邻近省份病例输入影响,夏秋季为防控的重点时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输入病例造成的疫情扩散及其引发本地疫情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圳市两起建筑工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处置分析
    万佳, 牛丛, 王颖, 王猛, 吕子全, 张振, 逯建华, 冯铁建, 孔东锋
    2025,23(4):  216-221,234.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5
    摘要 ( 101 )   HTML全文 ( 4 )   PDF(1199KB) ( 23 )  

    目的 对深圳市两起建筑工地登革热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处置措施进行分析,总结工地登革热防控经验。方法 在发生疫情的南山区A工地和宝安区B工地周边区域和医疗机构开展病例搜索,对病例暴露史、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等进行调查,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抗原快速筛查,RT-PCR法进行核酸检测及分型,并结合二代测序溯源分析。利用布雷图指数(Breteau index, BI)法和诱蚊诱卵指数(mosquito ovitrap index, MOI)法评估蚊媒密度。结果 两起疫情分别报告病例94例、86例,分别持续84 d、45 d,发生时间在9—11月;病例以男性为主(144例,占80.00%),年龄集中在30~59岁(143例,占79.44%),职业主要为工人(130例,占72.22%)。临床分型均为普通登革热。两起疫情分别有31例(占32.98%)和23例(占26.74%)病例的发现时间超过5 d。两起疫情首发病例发病前14 d均无深圳市外旅居史,A工地1名无症状感染工人曾在B工地疫情发生前13 d到B工地留宿。两起疫情早期的24例病例感染的病毒均为登革Ⅰ型病毒,基因Ⅰ型,同源性达99.90%。累计搜索1 509人,共发现180例病例。对两工地核心疫点每3 d进行伊蚊消杀和孳生地清理,日均BI和MOI在10月20日均降至安全水平。在两起疫情末例病例发病25 d内无新发病例、工地BI和MOI均降到安全水平后疫情结束。结论 两起疫情均为本地暴发疫情,通过无症状感染的流动工人跨工地传播。工地登革热防控面临人员流动性大、就诊意识弱、蚊媒密度高、疫情控制难等问题,需落实病例发现、蚊媒控制与工人管理等各项防控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研究
    云南省诺如病毒感染流行特征与趋势预测
    郑尔达, 贾豫晨, 刘思娴, 沈秀莲, 黄甜, 何继波, 刘慧慧
    2025,23(4):  222-228.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6
    摘要 ( 83 )   HTML全文 ( 1 )   PDF(2081KB) ( 43 )  

    目的 分析云南省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探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与前瞻性时空扫描在诺如病毒感染发病趋势分析及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7—2024年云南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分布特征;构建ARIMA模型,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对报告病例数进行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 2017—2024年云南省累计报告诺如病毒感染病例15 600例,2024年报告发病率最高(17.473/10万)。发病高峰整体为2—5月,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53.99%(8 422/15 600)。年均报告发病率前3位的州(市)为曲靖市(14.167/10万)、普洱市(11.062/10万)、丽江市(10.706/10万)。人群分布中,男性和女性报告病例数分别为8 709例和6 891例;0~4岁人群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为68.93%(10 753/15 600);职业主要为散居儿童,占63.23%(9 864/15 600)。ARIMA(2,0,0)(0,1,0)12模型Ljung-Box Q=7.449(P=0.964),提示残差序列为白噪声;模型拟合效果较好,2024年1—12月预测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为14.76%。在前瞻性时空扫描中,以50%风险人口数作为最大空间扫描窗口,14 d作为最大时间扫描窗口进行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得出的2024年1月时空聚集区与实际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一致,发出预警时间比实际发生时间提前5 d。结论 近年来,云南省诺如病毒感染报告病例数快速上升,病例报告的地区范围扩大,5岁以下散居儿童是主要发病人群。利用ARIMA模型和前瞻性时空扫描可较为准确地进行早期预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4—2023年长沙市水痘流行特征与传播动力学分析
    赵锦, 周银柱, 邱劲松, 陈水连
    2025,23(4):  229-234.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7
    摘要 ( 71 )   HTML全文 ( 2 )   PDF(4388KB) ( 48 )  

    目的 分析长沙市水痘流行特征和传播动力学,为水痘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4—2023年长沙市水痘病例信息,对水痘病例的三间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Joinpiont回归模型对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使用SEIR模型进行传播动力学分析。结果 2014—2023年,长沙市累计报告74 146例水痘病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7.57/10万。2014—2018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APC=24.07%,t=2.71,P=0.042);2018—2023年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APC=-23.79%,t=-4.98,P=0.004)。每年10月—次年1月为发病主高峰(38 268例,占51.61%),4—7月是次高峰(23 551例,占31.76%)。中心城区年均报告发病率(85.34/10万)低于周边县(市)(90.31/10万)。病例主要集中于0~14岁年龄段(55 894例,占75.38%);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91.18/10万)高于女性(83.77/10万);不同职业中,学生病例数最多(36 555例,占49.30%),其后为幼托儿童(16 811例,占22.67%)和散居儿童(10 317例,占13.91%)。小学是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场所(75起,占76.53%)。日均Rt最高的年份为2023年(1.124),最低为2022年(0.990);疫情上升阶段日均Rt为1.548,下降阶段日均Rt为0.672。结论 长沙市水痘依然存在高位流行的风险。为进一步阻断水痘流行,需要在学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水痘疫苗接种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2023年合肥市6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及就诊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曹红, 李真, 陈双双, 徐瑞, 吴金菊, 鹿伦山
    2025,23(4):  235-238,253.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8
    摘要 ( 104 )   HTML全文 ( 2 )   PDF(803KB) ( 23 )  

    目的 分析合肥市6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即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及就诊延迟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群肺结核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17—2023年合肥市7家结核病定点医院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患者登记情况,并对就诊延迟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7—2023年合肥市登记老年肺结核病例8 135例,占全人群肺结核病例的32.81%;病原学阳性4 695例,病原学阳性率为57.71%。老年肺结核病例构成比和病原学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50.23、168.96,P均<0.01)。就诊延迟5 118例,就诊延迟率为62.91%,就诊延迟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84.58,P<0.01)。就诊天数中位数为20(10, 40)d。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现住址为郊县和流动人口(OR=0.643, 95%CI: 0.575~0.719;OR=0.502,95%CI: 0.314~0.803), 患者来源为转诊和追踪(OR=0.702, 95%CI: 0.598~0.824; OR=0.466, 95%CI:0.389~0.559)的病例就诊延迟风险相对较低。结论 2017—2023年合肥市老年肺结核患者比例和病原学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就诊延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加强对老年人群结核病的主动筛查和健康教育,减少就诊延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2—2023年楚雄彝族自治州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分析
    李琴, 钱发宝, 江素宏, 王安伟, 吴学林, 胡海梅, 周思蕾, 高丽芬
    2025,23(4):  239-244.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9
    摘要 ( 86 )   HTML全文 ( 2 )   PDF(4457KB) ( 22 )  
    目的 分析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简称楚雄州)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HFRS)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性,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2—2023年楚雄州HFRS病例资料,从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取2021年宿主动物监测资料。对HFRS的三间分布特征及宿主动物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对发病趋势进行Joinpoint回归分析,对病例的时空聚集特征使用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和核密度估计法进行评估。结果 2012—2023年楚雄州累计报告HFRS病例1 131例,死亡2例;年报告发病率为0.41/10万~8.18/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AAPC=34.37%,t=3.74,P<0.01)。3—7月报告病例数较多(583例,占51.55%)。病例主要分布在姚安县、楚雄市和禄丰市,共占总病例数的77.54%(877/1 131)。2012—2023年姚安县发病率持续上升(APC=AAPC=62.45%,t=13.26,P<0.01),楚雄市自2018年后呈下降趋势(APC=-25.30%,t=-2.42,P<0.05);时空热点区域分布呈现由楚雄市鹿城镇和东瓜镇向姚安县栋川镇及周边乡镇扩散的特征。男性年均发病率(4.88/10万)高于女性(2.16/10万),职业以农民为主(837例,占74.00%)。病例年龄中位数为50.0(38.0,61.0)岁,发病年龄由2012年的40.0(32.0,56.0)岁上升至2023年的57.0(48.0,68.0)岁。2021年平均鼠密度为3.01%,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占64.00%)和黄胸鼠(占21.09%),鼠类汉坦病毒感染率为14.74%(158/1 072)。结论 楚雄州的HFRS发病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性;男性、农民和50岁以上年龄段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年龄有逐年上升趋势。应在高发季节做好宿主动物防制和重点人群防控工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房棘球蚴人体分离株nad2基因多态性分析
    赵江山, 郭宝平, 史光忠, 亚里昆·买买提依明, 阿迪力·司马义, 王蒴
    2025,23(4):  245-248.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10
    摘要 ( 105 )   HTML全文 ( 2 )   PDF(1158KB) ( 20 )  

    目的 了解新疆阿勒泰地区多房棘球蚴人体分离株的基因型及遗传多样性,为当地多房棘球蚴病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1—2024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阿勒泰地区多房棘球蚴病患者手术切除的肝脏病灶组织,提取组织DNA,采用PCR法对nad2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将测序成功的基因序列上传NCBI网站进行Blast比对,运用DnaSP 5软件进行nad2基因多态性分析,应用NetWork 10绘制单倍型网络图,利用MEGA 11软件中的neighbor-joining法建立nad2基因系统进化树。结果 共获得36份肝脏病灶组织,经PCR扩增,36份样本均在882 bp处出现特异性条带,符合预期大小。基因多态性结果显示,nad2基因共有3种单倍型,属于亚洲群,单倍型多样性为0.341,核苷酸多样性为0.000 76,Hap1为主要单倍型(29/36,占80.56%)。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株与中国新疆新源县(KT965464)、哈萨克斯坦(AB461406)、波兰(KY205700)、加拿大(MT429276)、日本北海道(AB461407)和中国四川省(AB461408)等地多房棘球绦虫参考序列具有较近亲缘关系。结论 阿勒泰地区人体感染多房棘球绦虫属于亚洲群,遗传上较为保守,优势单倍型为Hap1。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重症与非重症输入性疟疾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余菲丹, 张滔, 陈林, 朱圣涛, 尹华发, 谢琴秀
    2025,23(4):  249-253.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11
    摘要 ( 79 )   HTML全文 ( 1 )   PDF(975KB) ( 33 )  

    目的 了解重症输入性疟疾的临床特征及预测指标,为早期识别重症疟疾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24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的输入性疟疾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重症和非重症疟疾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评价相关实验室指标对重症疟疾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输入性疟疾确诊病例76例,其中重症23例,非重症53例。输入来源地主要为非洲(占97.37%,74/76)。恶性疟58例(占76.32%),重症组恶性疟占比明显高于非重症组(95.65% vs. 67.92%,χ2=6.82,P<0.05)。重症组畏寒寒战、酱油样尿发生率高于非重症组;与非重症组相比,重症组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血尿素氮、降钙素原更高,而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重症疟疾预测因素的ROC曲线显示,总胆红素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896(95% CI:0.810~0.982)(P<0.05)。当约登指数最大时,总胆红素的最佳截断值为48.6 μmol/L,预测重症疟疾的灵敏度为73.9%,特异度为96.2%。结论 重症疟疾患者易出现较重的肝肾损伤,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降低、总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对预测重症疟疾有一定价值。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MALDI-TOF MS在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熊延军, 肖雨, 方雪晖, 黄鹏飞, 王华
    2025,23(4):  254-258.  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12
    摘要 ( 104 )   HTML全文 ( 2 )   PDF(858KB) ( 24 )  

    目的 分析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鉴定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结核病精准诊断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收集2020年11月—2023年5月安徽省胸科医院结核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涂片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生长指示管(MGIT)960培养及药敏试验、Xpert MTB/RIF检测和MALDI-TOF MS检测。以MGIT 960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估MALDI-TOF MS在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和耐药性分析中的检测效能。结果 MALDI-TOF MS、Xpert MTB/RIF、MGIT 960和涂片镜检的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分别为94.70%(125/132)、84.09%(111/132)、67.42%(89/132)和29.55%(39/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72.87,P<0.001)。MALDI-TOF MS、Xpert MTB/RIF和MGIT 960对利福平耐药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3.03%(70/132)、45.45%(60/132)和44.70%(59/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9.920,P=0.004)。MALDI-TOF MS对利福平耐药检测的一致性最好,为几乎完全一致(Kappa=0.879,P<0.001);其次是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和异烟肼,一致性为高度一致(Kappa=0.698、0.667,P均<0.001);对氯法齐明检测的一致性较差,为中度一致(Kappa=0.476,P<0.001)。结论 MALDI-TOF MS技术作为结核病分子诊断及耐药筛查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可靠性强的优点,值得专科医院进一步推广应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