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2-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学术争鸣
    对“One Health”行动计划的建议与译文的商榷
    沈继龙
    2022,20(2):  61-63,75. 
    摘要 ( 549 )   PDF(933KB) ( 1036 )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经典传染病并未消失,反而新发传染病时有暴发,许多“文明相关疾病”患病率逐渐升高。人们逐步认识到,人类健康与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环境生态密切相关。为此国外有学者提出“One Health”的理念,试图从人类-动物-环境的交互作用出发,为战胜包括人兽共患病在内的诸多传染病找到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就“One Health”的提出和内涵、“One Health”行动计划与我国“大健康”理念的衔接以及“One Health”的中文翻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以期为“One Health”理念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2016—2020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棘球蚴病空间聚集性分析
    施丹丹, 蒉嫣, 韩帅, 伍卫平
    2022,20(2):  64-68. 
    摘要 ( 281 )   PDF(2245KB) ( 655 )  
    目的 探索2016—2020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棘球蚴病的空间分布特征,为棘球蚴病防治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全国传染病监测报告数据库收集2016—2020年青海省玉树州、果洛州和四川省甘孜州、阿坝州的棘球蚴病发病数据,对发病率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热点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平均年发病率为0.032%,发病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χ2=802.991,P<0.05)。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2018年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005、0.088、-0.046(Z=0.281、1.196、-0.046,P均>0.05),2019、2020年全局Moran′s I值为0.179、0.166(Z=2.273、2.316,P均<0.05)。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9—2020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棘球蚴病发病率呈一定聚集趋势,存在“高-高”“高-低”和“低-高”聚集区域。局部Getis-Ord Gi*热点分析结果显示,2019年棘球蚴病发病率热点区域位于青海省治多县、杂多县、玉树市,2020年热点区域位于四川省阿坝县、红原县、理县、若尔盖县、松潘县、黑水县、马尔康市。结论 2016—2020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棘球蚴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且呈一定程度的空间聚集性,仍应加强热点区域的棘球蚴病防治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0—2020年常州市疟疾流行特征及病例诊断情况分析
    郭燕丽, 谢轶青, 朱仕英, 何明祯
    2022,20(2):  69-75. 
    摘要 ( 343 )   PDF(1420KB) ( 588 )  
    目的 分析2010—2020年常州市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0—2020年常州市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信息,运用SPSS 22.0软件对疟疾疫情和病例的三间分布、感染来源、发病及诊治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20年,常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23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30例,本地感染病例2例,外省输入病例1例。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于非洲(220例,95.65%)和东南亚(8例,3.48%)。除4例为临床诊断病例外,其余229例确诊病例中,恶性疟164例(71.62%),卵形疟42例(18.34%),间日疟16例(6.99%),三日疟7例(3.06%)。病例主要分布在金坛区(92例,39.48%)和溧阳市(85例,36.48%);以男性为主(225例,96.57%),主要为22~59岁青壮年(230例,98.71%);出境事由以务工为主(213例,92.61%)。境外输入病例入境到发病时间中位数为8 d,大部分病例(171例,77.03%)在入境14 d内发病。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为3 d,其中门诊治疗病例、一般住院治疗病例和危重症住院治疗病例发病到确诊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 d、3 d和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P=0.043)。初诊、确诊单位均以地市级及县级医疗机构为主。病例首诊确诊率为73.82%(172/233),其中地市级及县级疾控机构、地市级及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及以下机构的首诊确诊率分别为100.00%(52/52)、79.07%(102/129)、34.62%(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36,P<0.001)。结论 境外输入性疟疾已成为常州市疟疾防控的主要任务,应加强赴非洲等疟疾流行区出境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预防和及时就诊意识,并持续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疟疾诊治能力,防止输入性病例再传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2020年北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刘宣谷, 茅乃玲, 郭伟贵, 潘菊鲜, 蒙小婷
    2022,20(2):  76-79,封三. 
    摘要 ( 318 )   PDF(884KB) ( 369 )  
    目的 了解广西北海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MSM艾滋病防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20年北海市艾滋病疫情数据和2014—2020年MSM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对北海市MSM的HIV/AIDS病例的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等流行特征及哨点监测MSM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20年北海市MSM的HIV/AIDS病例累计201例,占同期全市新报告总病例数的11.10%。MSM病例数及构成比逐年上升,新报告病例由2008年的1例上升至37例,构成比由1.41%上升至21.51%。MSM病例的年龄中位数为26.0(22.0,33.5)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占38.81%;未婚占80.10%;职业位于前三位的是家务及待业(29.35%)、餐饮/服务人员(26.87%)和学生(12.94%);发现方式以检测咨询为主(48.26%);MSM病例在北海市一县三区均有分布,主要在海城区(51.24%);户籍以北海市本地户口为主(56.22%)。有性病史比例高于其他人群病例(χ2=14.74,P<0.001);死亡比例低于其他人群病例(χ2=63.73,P<0.001)。MSM哨点监测结果显示,2014—2020年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5.83%~100.00%,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2.70%~70.55%,HIV感染率为4.19%~26.36%,梅毒感染率为5.39%~8.05%。结论 MSM是北海市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需针对MSM特征制定干预措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研究
    2020—2021年焦作市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冉伟霞, 贺志权, 胡亚博, 李堂赟, 张中操, 马倩, 许小利
    2022,20(2):  80-82,116. 
    摘要 ( 406 )   PDF(1009KB) ( 311 )  
    目的 了解焦作市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种群及密度情况,为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的控制和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2021年选择焦作市共7个县(市、区)作为传疟媒介监测点,使用诱蚊灯法及人帐诱法开展种群及密度监测,挑选大中型水体环境共20处,采用勺捕法开展蚊虫孳生地调查。结果 7个县(市、区)中除解放区外均捕获有中华按蚊。2020年媒介种群监测共捕获蚊虫8 116只,其中中华按蚊构成比为21.76%,修武县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1 262只),沁阳市捕获中华按蚊构成比最高(40.39%);室内环境中中华按蚊数量多,而室外环境中中华按蚊构成比高;密度监测共捕捉蚊虫802只,平均密度为30.55只/人·小时,其中中华按蚊136只,平均密度为5.18只/人·小时;在稻田环境中捕获按蚊孑孓126条,其余水体未发现。2021年种群监测捕捉蚊虫10 852只,中华按蚊构成比为1.67%,修武县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179只),构成比最高(1.99%);室内环境捕获中华按蚊数量及构成比均高于室外环境;密度监测共捕获蚊虫3 662只,平均密度为130.79只/人·小时,其中中华按蚊108只,平均密度为3.86只/人·小时;在稻田环境中捕获按蚊孑孓3条,其余水体未发现。结论 中华按蚊是焦作市主要传疟媒介,分布较广,密度较高。消除疟疾后,输入性间日疟再传播的风险仍然存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0—2021年安徽省宿松县钉螺分布特征分析
    孙本荣, 冯杏生, 夏武华, 项希鹏, 叶凯, 徐海宝, 操治国
    2022,20(2):  83-85. 
    摘要 ( 281 )   PDF(1329KB) ( 447 )  
    目的 了解宿松县钉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0—2021年宿松县螺情资料,统计钉螺面积、活螺密度、活螺框出现率等指标,分析全县及不同类型流行区钉螺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 2010—2021年,宿松县钉螺面积为1 672.60~2 171.57 hm2,总体平稳,其中江滩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985.74~1 235.64 hm2,波动较小;湖沼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181.44~284.78 hm2,呈下降趋势;内陆型流行区钉螺面积为399.77~750.02 hm2,呈上升趋势。全县活螺密度为0.16~0.75只/0.11 m2,活螺框出现率为5.11%~11.78%。江滩型流行区和湖沼型流行区活螺密度相对平稳,内陆型流行区活螺密度呈现先降后升趋势;不同类型流行区活螺框出现率年度波动较大。2013年起全县未再查获感染性钉螺。结论 宿松县螺情总体平稳,但内陆型流行区螺情有扩散趋势,今后应重点加强内陆型流行区钉螺监测与控制工作,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菏泽市单县中学新生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分析
    刘洪敏, 孙付胜, 王安, 刘增艳, 刘增法
    2022,20(2):  86-88,93. 
    摘要 ( 344 )   PDF(920KB) ( 468 )  
    目的 分析菏泽市单县2020年中学新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试验结果,了解入学新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方法 以单县辖区内3所寄宿制高中和37所寄宿制初中新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0月—2021年1月对其开展PPD试验,分析并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区域学生的阳性率、强阳性率差异。结果 共有15 994名学生接受PPD试验,PPD试验阳性率为5.11%,强阳性率为0.43%,未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高一新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7.58%(547/7 219)和0.82%(59/7 219),初一新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3.08%(270/8 775)和0.10%(9/8 775),不同年级学生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5.484、47.791,P均<0.05)。高一男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7.47%(315/4 215)和0.66%(28/4 215),女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7.72%(232/3 004)和1.03%(31/3 004),高一不同性别学生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2.925,P均>0.05);初一男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3.39%(161/4 754)和0.08%(4/4 754),女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2.71%(109/4 021)和0.12%(5/4 021),初一不同性别学生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337、0.344,P均>0.05)。城区学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4.95%(161/3 253)和0.28%(9/3 253),均高于乡镇学生的1.97%(109/5 522)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0.767、15.293,P均<0.05)。结论 对入学新生开展PPD试验是筛查肺结核的重要手段,对寄宿制学校内控制结核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应加强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结核病防控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起肠炎沙门菌食物中毒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欧秀华, 邱艺燕
    2022,20(2):  89-90,98. 
    摘要 ( 258 )   PDF(872KB) ( 459 )  
    目的 查明厦门市一起食物中毒的原因,为及时处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份可疑食品样本(炸酱料包和剩余炸酱面)和3份肛拭子样本,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副溶血性弧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结果 剩余炸酱面和2份肛拭子检出肠炎沙门菌,生物编码为0017610545527210,血清型为 O9、Hg、Hm。结论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此次事件是一起因食用被沙门菌污染的食物(炸酱面)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建议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加大对群众特别是餐饮经营者的食物安全知识宣传,避免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徽省桐城市152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现状分析
    朱小林, 江龙志, 张泽山, 汪名照, 张莉
    2022,20(2):  91-93. 
    摘要 ( 310 )   PDF(851KB) ( 347 )  
    目的 分析2020年桐城市现存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患者现状,为科学制定晚血患者救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防治信息管理平台”中2020年底桐城市现存的经过专家审核、认定的晚血患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并对晚血患者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2020年桐城市在册晚血患者152例,2018—2020年通过主动筛查发现新发晚血患者11人,占现存晚血患者的7.24%。其中,男性73例,女性79例;年龄最大95岁,最小35岁,平均年龄74.5岁。晚血患者分布于范岗、新渡、嬉子湖等13个镇(街道)。临床分型中,腹水型147例,巨脾型5例,未发现结肠增厚和侏儒型病例。152例晚血患者平均确诊年限为15年,最长为61年,最短为1年。所有晚血患者每年均进行一次住院治疗,治疗次数最多的达16次,最少的1次,平均10次。152例晚血患者中128例伴有基础性疾病,目前生活自理等级为1级、2级和3级的分别为143人、4人和5人。结论 桐城市晚血患者高龄化,伴有基础性疾患多,需要强化综合救治措施,以期提高晚血患者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在流感嗜血杆菌快速鉴定中的价值分析
    秦淑国, 许元元, 赵萍萍, 李慧慧, 李振鹏
    2022,20(2):  94-95,102. 
    摘要 ( 331 )   PDF(909KB) ( 579 )  
    目的 分析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MALDI-TOF)在鉴定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H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间住院患者1 135份痰液样本,提取来自不同患者的Hi 30株,分别采用MALDI-TOF、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及M-H琼脂药敏试验对所有受检标本进行细菌种属鉴定,记录并比较3种方法对Hi菌株的鉴定结果。结果 MALDI-TOF对Hi菌株的检出率为96.67%,高于Vitek的8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3,P=0.248);也高于M-H琼脂试验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P=0.023)。3种方法检测用时分别为(0.15±0.01) h、(17.04±5.93) h和(36.78±9.5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58,P<0.001);进一步用LSD-t检验对3种方法用时进行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 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可对Hi进行有效鉴定,具有成本低、准确率高、操作简便、检测用时短等明显优点,在临床Hi的鉴定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2020年铜陵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汪道发, 王圆圆, 方遒, 盛维立, 张义华
    2022,20(2):  96-98. 
    摘要 ( 274 )   PDF(866KB) ( 537 )  
    目的 了解铜陵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基本情况,为医院消毒的质量控制和院内感染的预防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根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和《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铜陵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不同项目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结果 2017—2020年样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9.09%、99.18%、98.83%和98.63%,总合格率是99.04%,各年度的样品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7,P>0.05)。三级、二级、一级医院及诊所的样品合格率分别是98.54%、99.16%、98.90%、和99.18%,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样品的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1,P>0.05)。在手的消毒效果专项比较中,2017年一级医疗机构的合格率最低(83.33%);2018、2019年三级医疗机构的合格率最低,分别为90.91%和88.89%。不合格项目集中在空气及医务人员手2个监测项目。结论 铜陵市2017—2020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保持在较好水平,但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及空气消毒质量的监测。主管部门应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潜在风险并督促解决,进一步提升医院消毒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验研究
    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粉剂冬季浸杀钉螺效果观察
    汪为春, 詹惕, 范泽涵, 项可霞, 朱应富, 段永梅, 操治国
    2022,20(2):  99-102. 
    摘要 ( 431 )   PDF(1046KB) ( 773 )  
    目的 在冬季对50%氯硝柳胺乙醇胺盐可湿粉剂(wettable powder of niclosamide ethanolamine salt,WPNES)的浸杀灭螺效果进行观察,以探索冬季开展药物灭螺工作的可行性。方法 于冬季设置室外观察组(-2~10 ℃)和室内对照组(19~25 ℃)观察50%WPNES浸杀灭螺效果,2组均包含6个浓度的施药组(按照有效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1.000 0、0.500 0、0.250 0、0.125 0、0.062 5、0.031 3 mg/L)和1个脱氯水空白对照组。观察并计算各组24、48和72 h的钉螺死亡率和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 室外观察组各浓度浸杀24、48和72 h钉螺死亡率均低于室内对照组,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LC50差距逐渐缩小。1.000 0 mg/L50%WPNES浸杀72 h时,室外观察组钉螺死亡率达到100.00%,LC50为0.153 3 mg/L,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药登记用杀钉螺剂药效试验方法和评价》(NY/T 1617—2008)要求。结论 冬季低温条件下50%WPNES浸杀灭螺具有可行性,但其现场条件下的灭螺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巨噬细胞极化机制及其在常见疾病中的作用
    王永康, 李佳怡, 关飞, 雷家慧
    2022,20(2):  103-108,112. 
    摘要 ( 1793 )   PDF(1747KB) ( 3535 )  
    巨噬细胞是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在不同的微环境信号刺激下分化为具有促炎作用的经典活化型巨噬细胞(classical activated macrophage,M1型)和具有抗炎作用的选择性活化型巨噬细胞(alternative activated macrophage,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涉及许多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的调控,且M1/M2表型与肿瘤、Ⅱ型糖尿病、重症急性胰腺炎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通过介绍与巨噬细胞极化有关的主要信号通路及常见疾病中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明确巨噬细胞的极化平衡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水体日本血吸虫尾蚴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雨松, 李召军, 胡飞, 林丹丹
    2022,20(2):  109-112. 
    摘要 ( 238 )   PDF(888KB) ( 699 )  
    血吸虫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体日本血吸虫尾蚴,是血吸虫病疫情早期预警和精准防控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水体日本血吸虫尾蚴检测技术及其研究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探讨
    某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调查分析
    鲍凌志, 梁雅丽, 马洁, 陈玉娟, 陈佰锋, 文育锋, 郑兰荣, 黄月娥
    2022,20(2):  113-116. 
    摘要 ( 246 )   PDF(859KB) ( 661 )  
    目的 通过对某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某医学院2019届预防医学专业6个毕业班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时间投入、教师指导和抄袭认知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面向6个毕业班共发放调查问卷137份,回收有效问卷131份,回收率为95.62%。其中91.60%(120/131)的毕业生认为论文选题缺乏创新性,56.49%(74/131)的毕业生投入3~6个月完成论文初稿,仅20.61%(27/131)的毕业生认为指导教师在其论文完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51.15%(67/131)的学生了解什么是论文抄袭行为。结论 该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设计质量亟须提高,指导教师应专注指导自己领域内的论文以提升论文的专业性,校方需重视学生对论文抄袭的认知问题,端正学生的论文撰写态度,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交流
    “中国寄生虫病与热带病防控”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与科普效果分析
    周丹丹, 陈瑾, 张庆锋, 贾孝凯, 孙佳洁, 罗恒锋, 陶苾颖, 王汝波
    2022,20(2):  117-封三. 
    摘要 ( 235 )   PDF(1269KB) ( 630 )  
    目的 分析“中国寄生虫病与热带病防控”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现状与科普效果,探讨微信公众号在寄生虫病与热带病健康科普工作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2019年6月18日—2021年10月25日“中国寄生虫病与热带病防控”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特征、传播特征等运营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科普效果。结果 截至2021年10月25日,“中国寄生虫病与热带病防控”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2 734人,女性多于男性,占53.80%;26~35岁居多,占41.44%;用户数排前5位的省份依次为上海、广东、江苏、北京、山东。共推送101篇图文,总阅读量82 762次,平均阅读量819次/篇。其中寄生虫病和热带病防控科普类图文27篇,阅读量共16 680次,平均阅读量618次/篇,消息送达阅读率、分享传播率、阅读完成率分别为8.06%、800.49% 和56.26%。科普类图文中疟疾、血吸虫病图文的用户关注度相对较高。结论 “中国寄生虫病与热带病防控”微信公众号的科普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着力提高重点寄生虫病科普类图文信息的数量,立足热带病领域并结合社会热点设置宣传议题,并通过开展科普活动扩展用户数,推动寄生虫病和热带病防控知识的传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