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3-04-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封面和目录
    封面和目录
    2023,21(2):  0. 
    摘要 ( 161 )   PDF(6658KB) ( 9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视角
    我国病毒性腹泻防控的策略、现状与挑战
    李金松
    2023,21(2):  61-64.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1
    摘要 ( 345 )   HTML ( 22 )   PDF(859KB) ( 402 )  

    病毒性腹泻是我国乃至全球感染性腹泻中疾病负担较重的一大类感染性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发生后,我国在病毒性腹泻防控方面建立了多种监测系统,且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监测和防控能力大幅提升。然而,为满足国内外对病毒性腹泻防控日益增长的需求,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尤其是要规范诊断和报告的疾病名称,开发多种成本-效益良好的疫苗、适合临床广泛使用的检测试剂,以现有技术优化监测系统和健康促进方式,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同时提升群众参与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核病控制专题
    2016—2020年全国学生耐药肺结核流行特征与治疗转归分析
    陈卉, 宋雅婷, 李涛, 张灿有, 陈红缨, 张梦娴, 周丽平, 成君, 苏伟
    2023,21(2):  65-71.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2
    摘要 ( 332 )   HTML ( 34 )   PDF(876KB) ( 312 )  

    目的 分析全国学生人群耐药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为优化学生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全国耐药肺结核学生病例特征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性别、民族、年龄、地区、治疗和转归情况等。结果 2016—2020年全国共登记学生耐药肺结核患者2 541例,其中利福平耐药患者2 469例,占97.17%。登记患者中,男性1 395例(占54.90%),女性1 146例(占45.10%);汉族2 174例(占85.56%),少数民族367例(占14.44%);年龄中位数为18(17,20)岁;19岁及以上登记患者最多,为1 206例(占47.46%),其次是16~18岁,为946例(占37.23%),0~12岁最少,为68例(占2.68%);登记病例数量最多的地区为西部(906例,占35.65%),中部地区登记病例数最少(810例,占31.88%)。以初治的患者为主,为1 869例(占73.55%)。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少数民族、0~18岁和初次治疗的患者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06.016、18.212、17.433、45.651,P均<0.01)。利福平耐药患者的纳入治疗率为91.58%(2 261/2 469),2016—2020年分别为81.04%(171/211)、85.06%(279/328)、89.77%(500/557)、94.84%(662/698)和96.15%(649/675),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75.340,P <0.01)。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4.48%(1 684/2 261),其中16~18岁组治疗成功率最高(77.62%),0~12岁组治疗成功率最低(59.38%),不同年龄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8,P <0.01);东部地区患者治疗成功率最高(78.46%),中部地区治疗成功率最低(71.29%),不同地区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0,P <0.01);2017—2018年登记的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77.06%和77.00%),2016年登记的患者治疗成功率最低(66.67%),不同登记年份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4,P <0.05);本地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最高(81.04%),市间流动的患者治疗成功率最低(57.62%),不同流动人群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854,P <0.01)。结论 2016—2020年学生人群耐药肺结核发现数增加,防治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仍存在发现不足的问题。利福平耐药患者纳入治疗率和治疗成功率较高,但需关注丢失等不良结局的患者。建议加大筛查力度,提高检测质量,强化学校、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1—2022年全国亚临床结核病治疗转归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涵飞, 李涛, 赵雁林, 徐彩红
    2023,21(2):  72-77.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3
    摘要 ( 328 )   HTML ( 13 )   PDF(937KB) ( 235 )  

    目的 了解我国亚临床结核病的治疗转归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亚临床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21—2022年全国各级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确诊的亚临床结核病患者个案信息,包括人群分布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管理情况等,对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其治疗转归影响因素。结果 2021—2022年全国共登记3 804例亚临床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2 587例(占68.0%)、45~64岁1 232例(占32.4%)、农民2 161例(占56.8%)、本地户籍3 445例(占90.6%)、新患者3 625例(占95.3%)、经转诊和追踪发现2 758例(占72.5%)、HIV阴性3 743例(占98.4%);治疗成功3 558例(占93.5%),不良结局246例(占6.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5~64岁(OR=2.264,95%CI:1.244~4.119)、≥65岁(OR=4.538,95%CI:2.521~8.169),HIV阳性(OR=2.443,95%CI:1.090~5.476),有合并症(OR=1.761,95%CI:1.305~2.378),病原学阳性(OR=2.187,95%CI:1.548~3.087),首次治疗方案为2HRZE/10HRE(OR=4.466,95%CI:3.009~6.629)、2HRZE/7-10HRE(OR=2.240,95%CI:1.262~3.975)、其他敏感方案(OR=1.802, 95%CI:1.228~2.645)是治疗转归危险因素。结论 亚临床结核病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农民、本地户籍人群为主,患者主要来源为被动发现的转诊和追踪。≥45岁、HIV阳性、有合并症、病原学结果阳性、首次治疗时未采用初治结核病标准化治疗方案会增加发生不良治疗结局的风险。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大中老年人群、农村地区结核病患者的主动发现力度,规范结核病患者诊疗,尽早发现亚临床结核病患者,以提高治疗成功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2021年全国流动人口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胡冬梅, 徐彩红, 赵雁林
    2023,21(2):  78-81.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4
    摘要 ( 282 )   HTML ( 11 )   PDF(1465KB) ( 278 )  

    目的 分析全国流动人口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我国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全国肺结核患者病案信息,筛选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并对其人口学特征、患者来源、报告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8—2021年全国共报告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268 927例,历年报告患者数分别为79 362、76 188、70 749、42 628例。男性报告176 997例,女性91 930例,性别比为1.93∶1。报告患者数最多的年龄组为25~34岁(66 471例,占24.72%)。患者数最高的职业是农民,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分别为90 243例(占33.56%)和64 924例(占24.14%);2018—2021年农民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 109.94,P<0.05),家务及待业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 180.47,P<0.05)。2月的报告患者数最少(13 692例,占5.09%),4月最多(27 465例,占10.21%)。患者主要来自转诊、因症就诊和追踪,分别占43.31%(116 468/268 927)、28.63%(76 996/268 927)和24.10%(64 802/268 927),其中2018—2021年因症就诊和转诊患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2.298、135.446,P<0.05),追踪呈下降趋势(χ2趋势=247.449,P<0.05)。省间流动肺结核患者数前5位的省份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和江苏,占省间流动报告总数的66.95%(86 987/129 923)。结论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肺结核报告患者以男性、中青年为主,职业以农民和家务及待业居多,且存在地区分布差异,疫情形势不容忽视,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区域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西边境地区与非边境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学分析
    叶婧, 周崇兴, 林玫, 先晓敏, 梁小烟, 张影坤, 蓝如束, 崔哲哲
    2023,21(2):  82-87.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5
    摘要 ( 221 )   HTML ( 7 )   PDF(896KB) ( 337 )  

    目的 分析广西边境地区和非边境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型和耐药相关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5—2017年广西五个地区的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患者痰液标本,对边境地区(边境组)和非边境地区(非边境组)的MTB分离培养株进行对比研究。采用二代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菌株进行基因分型,鉴定MTB菌株谱系,收集MTB耐药基因的变化信息。结果 研究共纳入646株菌株。边境组199株,其中Lineage 1有8株(占4.02%),Lineage 2有126株(占63.32%),Lineage 3有1株(占0.01%),Lineage 4有64株(占32.16%);非边境组447株,其中Lineage 1有4株(占0.89%),Lineage 2有299株(占66.89%),Lineage 4有144株(占32.21%),Lineage 3未见。边境组与非边境组基因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4,P<0.05)。其中Lineage 1和Lineage 4.2基因型在边境组和非边境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3、4.833,P均<0.05)。有196株MTB分离株发生了耐药相关基因突变,其中边境组突变率(40.70%,81/199)高于非边境组(25.73%,115/447)(χ2=14.613,P<0.05)。突变率前5的耐药基因依次是katG(15.94%,103/646)、ropB(11.30%,73/646)、embB(6.04%,39/646)、rpsL(5.88%,38/646)和 rrsL(3.72%,24/646)。其中katG、ropB、rpsL基因在边境组的突变率均高于非边境组(χ2=5.716、9.603、6.979,P均<0.05),对应的katG315、rpoB450、rpsL43基因位点在边境组与非边境组的分布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3、12.893、11.693,P均<0.05)。结论 广西MTB菌株出现 Lineage 1和Lineage 3谱系,可能从邻国传入,需要进一步研究。广西耐药相关基因位点突变的分布与MTB基因型构成有一定的相关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2022年湖北省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笪琴, 周丽平, 侯双翼, 戴继舫
    2023,21(2):  88-92.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6
    摘要 ( 221 )   HTML ( 16 )   PDF(1102KB) ( 325 )  

    目的 了解湖北省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校园结核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8—2022年湖北省各地区报告的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分布特征、首发病例病原学情况、首发病例的发现方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8—2022年湖北省累计报告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108起,各年报告数分别为30、28、16、20和14起,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起(2019年2起,2020年1起);累计报告病例588例,无死亡病例。聚集性疫情的高发期是4—6月,共报告46起,占报告疫情总数的42.59%。聚集性疫情报告数前3位的城市为武汉市(47起,占43.52%)、恩施州(10起,占9.26%)和荆州市(8起,占7.41%)。各年级学生中高三年级聚集性疫情报告数最多,为25起(占23.15%);大二和大三年级次之,均为19起(各占17.59%)。首发病例为病原学阳性(不含耐药)的疫情65起(占60.19%),耐药8起(占7.41%)。首发病例发现方式为因症就诊92起(占85.19%);因症就诊发现的首发病例中,从发病到就诊的间隔天数中位数为19(3,64)d,就诊延迟率为53.26%(49/92)。结论 学校应加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师生对结核病的识别能力;疾控部门应加大主动筛查力度,及时发现疫情苗头;不同地区应根据各地聚集性疫情发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防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2020年新疆喀什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地尔木拉提·吐孙, 麦维兰江·阿不力米提, 刘振江, 何懿, 苏伟
    2023,21(2):  93-97.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7
    摘要 ( 241 )   HTML ( 19 )   PDF(1314KB) ( 285 )  

    目的 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结核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20年新疆喀什地区12个县(市)报告的肺结核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痰检率、病原学阳性率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新疆喀什地区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189 4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451.29/10万,年报告发病率最低为250.40/10万,最高为806.75/10万,报告发病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2011—2020年痰检率和病原学阳性率分别为73.70%~98.37%和11.41%~55.48%。各年龄组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61.37%(116 251/189 416)。男性病例数多于女性,男女之比1.01∶1。患者职业以农民占比最高(83.52%,158 741/189 416)。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前三位的分别为英吉沙县(816.68/10万)、泽普县(643.99/10万)和岳普湖县(516.09/10万)。结论 近年来喀什地区的肺结核疫情呈现先升后降趋势,结核病负担仍然较重。应关注重点人群以及重点县区的结核病防治工作。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3—2022年长沙市中小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宋丽新, 熊姿, 王孝君, 田斌
    2023,21(2):  98-101.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8
    摘要 ( 180 )   HTML ( 14 )   PDF(2152KB) ( 180 )  

    目的 分析长沙市中小学生肺结核病例报告情况,了解长沙市中小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长沙市中小学生肺结核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性研究对其三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22年长沙市共报告中小学生肺结核病例1 167例,年报告发病率为8.16/10万~13.99/10万,其中2013—2019年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19—2022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χ2趋势=14.94、21.00,P均<0.05)。报告病例中,男生、女生分别为628例、539例,性别比为1.17∶1;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的为15~18岁年龄组(74.12%,865/1 167)。时间分布上,报告病例数主要集中在3—4月和8—9月,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22.19%(259/1 167)和24.68%(288/1 167)。地区分布上,报告病例数占比最高的为雨花区(15.77%,184/1 167),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天心区(15.91/10万)。结论 中小学生是长沙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建议针对性地制定中小学校肺结核疫情防控措施。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ICU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感染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陈祥凤, 张振华, 吴贻乐, 胡小骞, 刘周, 杨旻, 孙昀, 李景荣, 郑凌, 杨锡瑶, 杨利琦
    2023,21(2):  102-107.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09
    摘要 ( 319 )   HTML ( 15 )   PDF(937KB) ( 358 )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患者发生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医院感染的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2020年4个ICU内133例CRE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ICU内220例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Enterobacteriaceae,CSE)医院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CRE菌种分布和耐药性并对ICU患者感染CRE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CU患者CRE医院感染标本以呼吸道分泌物最为常见(69.9%,93/133),其次是血液(7.5%,10/133)和腹腔分泌物(6.8%,9/133)。其中检出排名前3位的细菌种类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63.9%,85/133)、阴沟肠杆菌(15.0%,20/133)和黏质沙雷菌(6.0%,8/133)。ICU患者感染CRE后30 d死亡率为41.6%,CSE组死亡率为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9,P<0.01)。CRE菌株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极高(≥97%),对庆大霉素(80.8%)、复方新诺明(72.2%)、阿米卡星(51.5%)的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30.3%)、多粘菌素B(2.9%)、替加环素(2.1%)的耐药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院转入ICU、糖皮质激素使用史、碳青霉烯类药物和糖肽类药物使用史为ICU患者医院感染CRE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内患者发生CRE医院感染的风险不容忽视。临床上对高危患者定期进行CRE筛查,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ICU患者医院感染CRE的发生。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研究
    2011—2021年深圳市南山区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王颖, 韩毅, 许艳子, 黄燕飞
    2023,21(2):  108-111.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10
    摘要 ( 207 )   HTML ( 11 )   PDF(828KB) ( 249 )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恙虫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和完善恙虫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1年南山区恙虫病报告病例信息,对该病的三间分布及病例就诊方式、临床症状、暴露方式等特征进行描述,并采用时空扫描分析方法分析时空聚集情况。结果 2011—2021年南山区共报告恙虫病病例1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8/10万,年报告发病率为0.58/10万~2.28/10万;报告病例集中在5—11月(91.16%,165/181)。男性报告病例100例,女性81例,性别比为1.23∶1;40~49岁年龄组病例占比最高(26.52%,48/181);职业以工人最多(28.73%,52/181)。发病时首选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例占60.77%(110/181),首诊即诊断为恙虫病/疑似恙虫病的比例为51.38%(93/181)。病例主要症状有发热(100.00%,181/181)、特异性焦痂或溃疡(97.79%,177/181)和头痛(65.19%,118/181)。暴露方式前3位的为户外散步(43.65%,79/181)、野外作业(29.28%,53/181)和坐卧草地(22.65%,41/181)。疫点主要分布在南山区的招商、西丽和南头等3个街道(78.45%,142/181)。时空扫描显示,2017—2019年招商街道的文竹园社区为Ⅰ级聚集区。结论 南山区恙虫病呈散发流行,建议积极开展虫媒监测与防制,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并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对于恙虫病的诊疗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管理
    2021年重庆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成绩分析
    蔡娇娇, 向尧, 许静茹, 谭妍, 周杨, 李志峰
    2023,21(2):  112-115.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11
    摘要 ( 215 )   HTML ( 12 )   PDF(1599KB) ( 321 )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基层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为推动重庆市寄生虫病防治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举行重庆市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竞赛,每区县参赛选手不少于2名,竞赛分理论考试和制片、镜检等技能操作考核。对不同竞赛内容的得分情况和及格情况进行分析,并分析性别、年龄、职称以及单位性质等因素对选手成绩的影响。结果 全市共84人参赛,总成绩及格率20.24%(17/84),总成绩中位数94.95(72.70,128.70)分;理论考试及格率40.48%(34/84),成绩中位数55.25(39.63,65.38)分;技能操作考核及格率10.71%(9/84),成绩中位数40.40(29.90,51.38)分。理论竞赛中,形态的得分率最高,为65.57%;各类虫种中其他寄生虫的得分率最高,为63.00%。技能操作竞赛中,血涂片制作的及格率最高,为88.10%(74/84);疟原虫镜检中,恶性疟原虫的镜检得分率最高,为56.64%;寄生虫虫卵镜检中,蛔虫卵镜检的得分率最高,为100.00%。总成绩方面,职称和学历较高者的得分较高(H=6.65、11.40,P均<0.05);理论考试成绩方面,学历较高者的得分较高(H=10.01,P<0.05);疟原虫镜检成绩方面,职称和学历较高以及来自医疗机构的选手得分较高(H=6.81、7.89,Z=1 134.00,P均<0.05)。结论 重庆市基层寄生虫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均有待提高。应针对本次竞赛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加强理论和技能培训,提高全市寄生虫病防治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探讨
    某医学院校本科生医学寄生虫学课程教学思考——以食源性寄生虫病为例
    田一妮, 勒斌, 张逸龙, 张冬梅
    2023,21(2):  116-119.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23.02.012
    摘要 ( 214 )   HTML ( 7 )   PDF(824KB) ( 430 )  

    目的 了解某医学院校本科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情况,为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某医学院校完成2022年春季学期医学寄生虫学课程的本科生,调查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食源性寄生虫病的知识水平、学习和行为意愿等情况。结果 109名调查对象中,食源性寄生虫种类识别正确率最高的为猪带绦虫(90.83%,99/109),最低的为旋毛虫和弓形虫(均为45.87%,50/109);感染途径认知正确率最高的为“吃鱼生、醉虾醉蟹”(97.25%,106/109),“吃米猪肉”而感染的正确率最低(86.24%,94/109);临床症状认知正确率最高的为“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97.25%,106/109),最低的为“癫痫、偏瘫”(55.96%,61/109)。学生的食源性寄生虫病知识水平与其知识学习、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意愿均呈正相关(r=0.273、0.193、0.189,P均<0.05)。不同性别、民族、生源地、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学习、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的意愿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该医学院校本科生对部分食源性寄生虫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对临床症状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适当提高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内容比重,提高学生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认知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