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2020 年深圳市南山区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黄燕飞, 汪正铎, 王佳, 戴传文
2021,19(5):
279.
摘要
(
1019 )
PDF(482KB)
(
916
)
目的 分析 2016—2020 年深圳市南山区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病例就医行为的特征,为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2016—2020 年南山区登革热病例资料和蚊媒监测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 结果 2016—2020 年南山区共报告 198 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 110 例,输入性病例 88 例,年均发病率为 2. 73 / 10 万。 全年除 3 月份外,其他月份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以 9、10 月份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65. 66%(130 / 198)。 南山区 8 个街道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年均发病率最高的 3 个街道为蛇口、西丽和桃源,分别为 4. 96 / 10 万、3. 76 / 10 万、3. 16 / 10 万。 发病年龄为 10 ~ 81 岁,其中 20 ~ 59 岁病例数最多,共 169 例,占 85. 36%;男性登革热年均发病率(3. 28 / 10 万)高于女性( 2. 12 / 10 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9. 041,P< 0. 05)。 2016—
2020 年共发生 6 起暴发疫情,其中 4 起为工地暴发疫情。 蚊媒监测发现,布雷图指数(BI)高峰为 8—9 月,6—10 月BI 均超过警戒值 ( 5)。 198 例登革热病例中,初诊正确率为 36. 87%,住院率为 70. 71%,公立医院首诊率为58. 59%,发病至首次就诊的间隔时间为 1 d(0~ 3 d),发病至确诊的间隔时间为 5 d(3~ 6 d)。 公立医院首诊率输入性病例高于本地病例,发病至首次就诊间隔天数输入性病例比本地病例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 = 4. 672、 Z= 0. 493, P均<0. 05)。 结论 南山区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应对所有医疗机构开展诊疗和防控培训,加强蚊媒消杀公司培训,加强口岸入境人员和工地等高风险区域的健康教育,做到登革热的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