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1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 LAMP 检测方法的建立
    朱海, 汪奇志, 孙成松, 尹晓梅, 汪峰峰, 金郁, 张世清
    2021,19(4):  181. 
    摘要 ( 563 )   PDF(1472KB) ( 831 )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灵敏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方法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 ITS2 基因序列为靶序列,合成 Cs-1、Cs-2、Cs-3 三组 LAMP 引物体系以华支睾吸虫囊蚴 DNA 样本为模板,日本血吸虫成虫带绦虫成虫蛔虫虫卵及其他吸虫囊蚴 DNA 样本为参考,比较三组引物体系的特异度;以不同浓度的华支睾吸虫成虫基因组 DNA 为模板,比较三组引物体系的灵敏度;LAMP 法及 PCR 法平行检测 16 份华支睾吸虫囊蚴样本和 23 份其他吸虫囊蚴样本,评价 LAMP 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三组引物体系的灵敏度及特异度以 Cs-3 为最优,以其建立的 LAMP 法反应体系,检测华支睾吸虫成虫 DNA 的最低检出浓度可达到 3. 33×10-4ng / μL,敏感性和特异性与 PCR 法一致,均为 100%。 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囊蚴的 LAMP 方法,为淡水鱼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检测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7—2018 年甘肃省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李保娣, 李红育, 徐丛杉, 张慧, 王雪莹, 赵哲, 汪鹏, 于德山
    2021,19(4):  185. 
    摘要 ( 471 )   PDF(749KB) ( 729 )  
    目的 了解 2017—2018 年甘肃省活禽市场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分布情况,为禽流感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全省 14 个市()的活禽批发市场城乡农贸市场或菜市场家禽规模养殖场()和家禽散养户等禽流感监测点的笼具表面擦拭物粪便等环境样本,采用实时荧光 RT-PCR 法检测样本中甲型流感病毒核酸(FluA),阳性样本再检测 H5、H7 H9 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结果 共采集外环境样本 7 038 ,检出 FluA 核酸阳性 1 510 ,总阳性率为 21. 45%。 H5、H7 H9 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的阳性率依次为 0. 06%(4 / 7 038)、1. 19%(84 / 7 038)20. 52%(1 444 / 7 038)。 共检出 H5、H9 混合感染样本 2 ,H7、H9 混合感染样本 20 不同类型样本中 FluA 核酸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0. 232,P<0. 01),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的擦拭样本阳性率最高
    (36. 04%),禽类饮水样本阳性率最低(13. 27%)。 FluA 阳性率在 2018 1 月最高( 36. 64%),2017 6 月最低(5. 60%)。 定西市 FluA 核酸阳性率最高(63. 32%)。 结论 2017—2018 年甘肃省涉禽外环境中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主要为 H9 亚型,同时检出 H7 H5 亚型,混合型占一定比例,需持续加强主动监测,防止禽流感暴发流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陈锐, 王志鑫, 许晓磊, 王凯强, 周留馨, 樊海宁, 王海久,
    2021,19(4):  189. 
    摘要 ( 447 )   PDF(355KB) ( 497 )  
    目的 探讨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 2017 10 月至 2019 4 月收治的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患者(并发组)以及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对照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分析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49 ,肝泡型棘球蚴病未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患者 55 ,两组间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 164、2. 780, P>0. 05)。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HBeAg 以及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门静脉情况是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影响因素二元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肝内病灶侵犯肝后下腔静脉和肝内病灶侵犯肝静脉是肝泡型棘球蚴病并发肺泡型棘球蚴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肺部病灶界定不明确的肝泡型棘球蚴病患者,可以根据术前肝内病灶影像学特征并结合肺部病灶影像学结果作出判断,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现患者临床受益最大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病情空间聚集性分析
    汪为春, 詹惕, 范泽涵, 朱应富, 段永梅, 操治国
    2021,19(4):  194. 
    摘要 ( 494 )   PDF(1899KB) ( 621 )  
    目的 分析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病情空间聚集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流行村为单位,建立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人群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查空间数据库采用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找出空间聚集性分布特征结果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人群血吸虫病血检阳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各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 139,P<0. 01)。 核密度分析显示,湖阳镇东南部和东部区域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均为血检阳性高中密度区域;而江心乡黄池河以及石臼湖北侧等原高中密度区域,十三五转为低密度区全局 Morans I 指数提示,2011—2020 年马鞍山市人群血检阳性率均存空间聚集性局部热点分析显示,“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和县花山区和雨山区部分沿江流行村以及江心乡湖阳镇均是热点聚集区域;“十三五期间当涂县大公圩夹河出现热点区域,和县沿江热点区域增多结论 2011—2020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病情呈现明显正向空间自相关和聚集性,但聚集区域有所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防治研究
    2016—2020 年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崔栋, 肖娜, 钟冠南, 杨晓华, 顾嘉颖, 洪文腾
    2021,19(4):  199. 
    摘要 ( 413 )   PDF(646KB) ( 707 )  
    目的 分析深圳市盐田区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预测其流行趋势,为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 2016—2020 年盐田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辖区内流感暴发疫情数据和病原学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 年深圳市盐田区哨点医院共报告 ILI 1 563 ,其中男性 898 ,女性 665 ;年龄以 0~ 15 岁人群为主,67. 31%(1 052 / 1 563)。 2016—2020 年共采集 ILI 样本 1 563 ,检出阳性样本 302 ,总阳性率为19. 32%。 2016—2020 ILI 样本阳性率分别为 23. 79%、21. 39%、16. 23%、31. 11%2. 4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87. 829,P<0. 05)。 2016 年主要流行病毒株为甲型 H1N1 B Victoria ,2017 年为甲型 H1N1A(H3N2),2018 年为甲型 H1N1 B Victoria ,2019 年为甲型 HINI、A(H3N2)B Victoria ,2020 年仅
    A(H3N2)检出。 2016—2020 年深圳市盐田区共报告 ILI 暴发疫情 82 ,采集样本 451 ,阳性 314 ,阳性率为 69. 62%。 暴发疫情全部发生在学校,以小学为主,中学次之结论 深圳市盐田区不同监测年份各流感亚型交替流行,0~ 15 岁人群为重点关注人群,学校是盐田区流感防控重点场所应提高重点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加强学校流感监测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2—2019 年九江市濂溪区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胡宇婷, 邹平鸿, 袁敏
    2021,19(4):  203. 
    摘要 ( 470 )   PDF(332KB) ( 545 )  
    目的 分析 2002—2019 年九江市濂溪区血吸虫病疫情动态变化情况,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地区防控策略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02—2019 年九江市濂溪区血吸虫病防治资料,分析人群病情家畜病情螺情等变化情况结果 2012—2019 年连续 8 年没有发现当地感染的血吸虫病病人病畜人群校正感染率由 0. 43%降为0,家畜校正感染率由最高的 4. 20%波动下降至 0。 2002—2019 年有螺面积总体呈现波动上升,2016 年钉螺面积出现高峰,2010—2019 年连续 10 年未查获感染性钉螺人群校正感染率与耕牛存栏数成正相关,与血防经费投入呈负相关结论 2002—2019 年濂溪区血吸虫病人畜病情稳步下降,在钉螺孳生环境未有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以人畜化疗为主,辅以易感地带灭螺和健康教育的血吸虫病控制策略效果明显,但相关项目经费的减少对疫情防控成果的巩固和迈向消除形成挑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2019 年平顶山市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结果分析
    杜凌, 张锦娟, 田艳丽, 韩丽娜, 雷雨
    2021,19(4):  207. 
    摘要 ( 388 )   PDF(342KB) ( 742 )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河南省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方案要求,2016—2019 年分别对平顶山市叶县鲁山县新华区和卫东区 4 个省级流动监测点开展调查各监测点按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5 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 1 个乡镇(街道)1 个行政村(社区),每个行政村整群抽取 3 周岁以上常住居民 200 ,每个监测点不少于 1 000 收集调查对象粪样,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开展土源性线虫检测;3 ~ 9 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加测蛲虫虫卵结果 2016—2019 ,共调查 4 167 ,总感染率为 0. 55%。 感染虫种为蛔虫钩虫蛲虫 3 ,感染率分别为 0. 19%、0. 10%0. 26%,均为轻度感染。 3 ~ 9 周岁儿童蛲虫肛拭感染率为 2. 22%。 各年龄组均有土源性线虫感染,总感
    染率最高为
    50~ 59 岁年龄组(1. 34%);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6. 952,P<0. 05);不同文化程度人群中以文盲感染率最高(1. 67%),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4. 557,P<0. 05);职业分布上,总感染率居前三的分别为学生(0. 83%)、农民(0. 71%)和工人(0. 58%),不同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 752,P<0. 05)。 结论 平顶山市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呈下降趋势,但综合性防治工作不能放松,应当加强儿童蛲虫病防控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防控阶段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胡雪影, 张玲, 李垚, 陈樱玮, 赵娟娟
    2021,19(4):  210. 
    摘要 ( 513 )   PDF(475KB) ( 617 )  
    目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核酸检测策略,比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差异,为调整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 1 22 —2 29 日采集宿州市重点人群的咽拭子和痰液样本,利用实时荧光RT-PCR 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比较不同防控阶段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差异结果 采集重点人群 704 人的 1 182 份样本,其中 46 人的 59 份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阳性检出率 4. 99%(59 / 1 182),最终确诊 41 例新冠肺炎病例、5 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核酸样本阳性检出率最高阶段为疫情初期,高达 14. 81%(12 / 81),其次是第二阶段(6. 17%,24 / 389)和第三阶段(5. 71%,22 / 385),最低为第四阶段(0. 31%,1 / 327)。 样本阳性检出率最高人群为有湖北省旅居史人员,10. 13%(31 / 306),其次是密切接触者 3. 85%(28 / 727),本地发热门诊留观患者中未检出阳性结论 宿州市在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及时调整核酸检测策略,为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加强对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检测时,应尽可能增加样本采集次数,减少漏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2020 年江苏省丹阳市螺情分析
    张建国, 郑洪, 江涛
    2021,19(4):  214. 
    摘要 ( 466 )   PDF(357KB) ( 558 )  
    目的 分析 2016—2020 年丹阳市螺情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血吸虫病消除后钉螺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2016—2020 年丹阳市螺情监测和钉螺控制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 ,全市 12 个乡镇(街道)累计查螺 7 611. 92 hm2,9 个乡镇(街道)累计查出有螺环境 138 ,累计查出钉螺面积 250. 59 hm2,未检出感染性钉螺钉螺面积最多的 3 个镇(街道)依次为丹北镇陵口镇和曲阿街道;有螺环境最多的 3 个镇(街道)依次为曲阿街道陵口镇和吕城镇有螺环境类型主要为江滩和内陆,其中江滩有螺环境集中在丹北镇,江滩钉螺面积占当地钉螺面积的 83. 39%;内陆地区陵口镇曲阿街道和吕城镇的螺情较重,钉螺面积分别占内陆钉螺面积的 35. 24%、27. 89%10. 53%。 全市钉螺面积呈先升后降趋势,血防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钉螺面积得到有效压减,2020 年底仅剩 19. 73 hm2,2016 年下降了 71. 78%,活螺框出现率和活螺密度分别下降了 48. 59%81. 25%。 结论 近年来丹阳市因地制宜实施血防综合治理措施有效控制了螺情,今后应继续加强钉螺监测,及时发现并治理有螺环境,巩固防治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桐城市 1 例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的调查分析
    江龙志, 金晶, 张莉, 汪名照
    2021,19(4):  217. 
    摘要 ( 493 )   PDF(346KB) ( 583 )  
    目的 分析 1 例国外输入性血吸虫病的诊疗过程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为提高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防治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采集患者粪便尿液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患者寄生虫专项检测显示血吸虫抗体阳性,粪便和尿液中未发现血吸虫虫卵,病理组织切片显示嗜酸性肉芽肿,考虑寄生虫感染综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及吡喹酮 60 mg / kg 2 日疗法治疗后好转等特点,诊断为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临床诊断病例结论 输入性埃及血吸虫病易误诊,今后应加强医务人员防治知识培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皖北地区 49 例布鲁氏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郭梦雅, 徐葵花, 曹蕴, 郭普, 林清华
    2021,19(4):  219. 
    摘要 ( 581 )   PDF(516KB) ( 731 )  
    目的 分析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3 1 —2019 12 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49 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资料结果 49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 30 19 ,年龄为 10~ 74 ,职业以农牧民为主,有明确牛羊接触史的 29 患者现居地主要在蚌埠市市辖区时间分布中,2013—2019 年各年度均有就诊病例,3 月和 7 月就诊病例数较多,分别为 8 9 。 49 例患者中急性期 36 ,亚急性期 8 ,慢性期 5 ;发热 45 ,畏寒 25 ,肌肉酸痛 19 ,多汗 16,关节酸痛 11 ,16 例累及骨关节系统血液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白细胞( WBC)多正常或降低,嗜酸性粒细胞(EOS) 绝对计数多降低,C 反应蛋白( CRP) 大多轻度升高,47 例患者中 13 例红细胞沉降率 ( ESR) ≥40 mm / h,41 例患者中 30 例降钙素原(PCT)0. 1 ~ <0. 5 ng / mL,35 例患者中 32 D-二聚体升高。 135 份血骨髓关节腔积液等标本中共分离出羊种布鲁氏菌 59 。 49 例患者均行胸部 CT 检查,其中支气管炎肺炎 5 ,左和 / 或右肺上叶小结节影 11 ,两侧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 4 。 2 例患者行头颅 CT 检查,其中 1 例显示右侧颞顶枕叶大面积脑梗死。 11 例患者行骨关节影像学检查,主要表现为腰椎生理曲线变直椎间盘信号减低和相应椎管狭窄等。 49 例患者中 48 例好转,1 例未愈自动出院,平均住院天数为 13. 18 d。 结论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非疫区人群需要防范布鲁氏菌感染的高危行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该病的认识,同时规范化抗菌治疗,减少复杂性或慢性感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吡喹酮治疗门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黄星炯, 张国汉, 梁美群, 黄显泽, 黄雅铃, 危国强
    2021,19(4):  224. 
    摘要 ( 606 )   PDF(314KB) ( 747 )  
    目的 探讨使用吡喹酮治疗门诊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临床疗效,为门诊常规驱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 1 —2020 12 月在南宁市武鸣区寄生虫病防治门诊就诊的 2 241 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吡喹酮总剂量 7 200 mg 3 9 剂次服用驱虫治疗,同时服用消炎利胆片护肝片维生素 B6 等辅助药物,观察并分析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粪检虫卵减少率为 100. 00%(2 241 / 2 241),虫卵总阴转率为 98. 93%(2 217 / 2 241),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感染者阴转率分别为 99.30%(2 124 / 2 139)、91. 92%(91 /99)66. 67%(2 / 3),轻度与中度感染者粪检虫卵阴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0. 660, P= 0. 001)。 粪检虫卵未阴转的患者再次服药治疗后,均未查到华支睾吸虫虫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 15%,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消化系统次之,症状较轻,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在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使用中剂量吡喹酮抗华支睾吸虫治疗,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6—2020 年深圳市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陈嘉慧, 叶碧莉, 李刚, 刘凤仁, 林健, 郑洁纯, 黄欢婷
    2021,19(4):  227. 
    摘要 ( 542 )   PDF(329KB) ( 568 )  
    目的 对院前死亡病例进行分析,为深圳市龙岗区死因监测管理及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 年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的资料,比对全国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和深圳市殡仪馆死亡数据,对院前死亡病例的构成及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 年深圳市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共报告 3 887 ,月报告数相对平稳,部分病例在龙岗区的死亡监测系统中无记录,但殡仪馆有记录,漏报率 2017 年最高(2. 94%),2020 年最低(0. 58%)。 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死因不明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病例中,女性别比为 2. 50 ∶ 1,45 岁以下人群死因顺位第一位为损伤及中毒,45 岁以上人群死因顺位第一位为循环系统
    疾病
    结论 龙岗区院前死亡病例漏报情况得到改善。 45 岁以下人群须重点防止意外伤害,45 岁以上人群须重点防范循环系统疾病应加强急救能力建设普及急救常识,进一步降低院前死亡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基于组学数据的绦虫适应性寄生机制研究进展
    刘师楠, 徐方方, 陈文青, 王翠香, 姜鹏, 崔晶, 王中全, 张玺
    2021,19(4):  231. 
    摘要 ( 384 )   PDF(387KB) ( 731 )  
    医学绦虫可对人及动物造成严重危害,但目前学界对其适应性寄生机制所知甚少比较组学分析能够揭示绦虫在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从而有助于进一步的功能机制研究本文对近年来医学绦虫的比较组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应原体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周小倩, 井刚, 王睿怡, 张文远, 王文静, 唐小牛, 孙恩涛
    2021,19(4):  236. 
    摘要 ( 513 )   PDF(406KB) ( 901 )  
    变应原的准确检测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和诊疗至关重要体外检测是当前变应原检测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检测血清 sIgE 的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荧光酶免疫分析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免疫印迹法液相芯片法,以及直接检测变应原的生物共振法进行了概述,并对各种体外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变应原体外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