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2025, Vol. 23 ›› Issue (4): 211-215.doi: 10.20199/j.issn.1672-2302.2025.04.004
YAN Ke(), FENG Jing, ZHOU Rong, DU Xunbo, LIU Hui, WANG Yao(
)
摘要:
目的 分析成都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和时间趋势,为登革热输入和本地传播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及流行病学调查,获取并整理2011—2023年成都市登革热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其时间趋势。结果 2011—2023年成都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269例,其中本地病例1例、境外输入197例、境内输入71例。输入病例数居前3位的区(市、县)为新都区(28例)、金牛区(27例)、青羊区(24例)。输入病例中,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1~50岁(225例,83.96%);男性150例、女性118例,性别比为1.27∶1;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人员(60例,22.39%)、家务及待业(59例,22.01%)和工人(47例,17.54%)为主。境外输入登革热病例以东南亚地区输入为主(169例,占85.79%),境内输入来源为云南省(69例,占97.18%)和广东省(2例,占2.82%)。全年均有境外输入病例报告,发病高峰为6—10月(占69.54%,137/197);境内输入病例仅在8—11月报告;本地病例报告时间为10月。2011—2023年成都市登革热病例数呈“缓升-升-降-升”的趋势(AAPC=39.26%,P<0.05)。2011—2018年登革热病例数缓慢上升(APC=28.53%,P<0.05),2018—2019年病例数迅速增加(APC=322.90%,P<0.05),2019—2021年病例数急剧下降(APC=-99.58%,P<0.05),2021—2023年病例数大幅上升(APC=2 746.79%,P<0.05)。结论 成都市登革热疫情主要受东南亚地区和国内邻近省份病例输入影响,夏秋季为防控的重点时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输入病例造成的疫情扩散及其引发本地疫情的风险。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