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洪涝灾害期间安徽省血吸虫病高风险地区疫情调查
孙成松, 朱海, 章乐生, 蔡军, 龚玉亮, 谢卫平, 张世清, 汪天平
2021,19(2):
77-81.
摘要
(
603 )
PDF(406KB)
(
1599
)
目的 了解 2020 年洪涝灾害期间安徽省血吸虫病高风险地区疫情,以采取高效措施快速处置和消除血吸虫感染风险。 方法 在安徽省境内长江上、中、下游的池州、铜陵和马鞍山市选择四处受洪涝灾害影响严重的血吸虫病高风险环境,采用智能哨鼠血吸虫疫水检测仪和仿生皮膜水面尾蚴快速检测技术(每处环境投放哨鼠约 20 只,仿生皮膜 40 张),进行水体感染性检测。 收集高风险环境周边 6 周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流动人口人群特征及既往感染史与疫水接触史等相关信息,利用间接血凝法进行血吸虫抗体检测,并对血检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四处血吸虫病高风险环境智能哨鼠水体感染性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在每处投放的 40 张仿生皮膜里,东至县胜利镇和当涂县湖阳镇分别有 6 张和 2 张检测到尾蚴特异性 DNA。 高风险环境周边共计 1 580 人接受血吸虫抗体检测,其中阳性者 115 人,平均阳性率为 7. 28%。 当涂县湖阳镇高风险环境周边人群血检阳性率偏高(10. 78%)。 血检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7. 199,P<0. 001),在不同年龄和职业人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既往感染史人群血检阳性率高于无既往感染史者( χ2 = 13. 144,P<0. 001),近 3 个月是否接触高风险水域环境、接触疫水类型以及采取防护措施频率的不同人群间血检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安徽省长江流域血吸虫病流行高风险地区存在传播风险,洪涝灾害期间及后期的风险防控措施要落实到位,以消除血吸虫病传播风险,防止疫情回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