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1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4-06-1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安徽池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状况的空间分析
    巩六兵,邹武庆,解卫平,冯晓明,吴明耀,王忠明,李石柱,高风华*
    2014,12(2):  63-66.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1
    摘要 ( 2761 )  
    目的 探讨池州市晚期血吸虫病(晚血)的流行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方法 以寄生虫病信息管理系统2013 年报告的池州市晚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晚血个案数据库与基于乡镇的空间数据库。在描述分析晚血分布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基于Arcgis10.2,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局部空间自相关(Local Moran's I,LISA)与(Getis-Ord Gi*)分析乡级尺度上晚血空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3年池州市共有晚血患者1 855例,患病率为0.11%;患者年龄12~93岁,多为55岁以上,占76.0%(1 410/1 855);男性占51.3%(952/1 855),女性占48.7%(903/1 855),男女比为1.05∶1;患者的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6.6%(1 607/1 855);文化程度以文盲和小学程度为主,分别占48.4%(898/1 855)和35.6%(661/1 855);晚血分型以腹水型83.9%(1 557/1 885)为主;首次确诊年份在2000~2009 年的占61.0%(1 131/1 855)。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总体研究区域上晚血患病率存在空间自相关(Moran's I=0.215 6,P<0.01);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显示,LISA 分析与Getis-Ord Gi*分析均探测出相同的5 个晚血患病率高值聚集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乡镇(P<0.05),这些乡镇均位于池州市东至县。结论 池州市晚血以中老年的农民为主,晚血分型以腹水型为主。晚血分布存在空间自相关,有5 个高值聚集乡镇,该些乡镇均为东至县的疫情较重乡镇。分析结果为池州市晚血的控制提供了线索与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3 种青蒿素衍生物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的体内作用效果观察
    卢萍,汪伟*,曲国立,戴建荣,梁幼生
    2014,12(2):  67-69,72.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2
    摘要 ( 2935 )  
    目的 观察3 种青蒿素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童虫的体内作用效果。方法 以经11 轮亚治疗剂量吡喹酮筛选的日本血吸虫为吡喹酮抗性株,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作为吡喹酮敏感株,收集2 虫株尾蚴感染小鼠,以300 mg/kg 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对感染后7~8 d 童虫分别进行2 次灌服用药(总剂量600 mg/kg),所有小鼠于感染后45 d 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并计数,计算减虫率和减雌率。结果 300 mg/kg 双氢青蒿素、蒿甲醚和青蒿琥酯2 日疗法(总剂量600 mg/kg)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7~8 d 童虫的减虫率为69.8%~71.0%,减雌率为75.4%~79.8%;对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7~8 d 童虫的减虫率为64.6%~66.1%,减雌率为69.3%~71.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青蒿素类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和蒿甲醚依然敏感,青蒿素衍生物与吡喹酮在日本血吸虫中不存在交叉抗药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92~2012 年安徽省长江流域螺情变化趋势分析
    张诚,孙成松*, 梁岭,何家昶,汪奇志,汪峰峰,尹晓梅,张世清,汪天平
    2014,12(2):  70-72.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3
    摘要 ( 2593 )  
    目的 分析安徽省长江流域螺情变化趋势,为钉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1992~2012 年间安徽省长江流域活螺和感染性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资料,观察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影响螺情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 山丘活螺密度总体上最高,并于1993、1996、2001 年出现高峰期;1992~1998年江滩活螺密度高于洲滩,1998 年之后洲滩高于江滩,江滩活螺密度于1996、1998 年出现高峰期,洲滩于2003 年出现高峰期。洲滩感染性钉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高于江滩、山丘,并于2004 年出现高峰期, 山丘于1993、1997 年出现高峰期。结论 长江流域螺情变化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加强传染源控制的同时应重视螺情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 266 例不同类型脑囊尾蚴病患者血清囊虫IgG 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李芹翠,黄明皓,段晓云,杨亚南,李稳仙,崔玉华,杨丽群,杨毅梅
    2014,12(2):  73-74,80.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4
    摘要 ( 2782 )  
    目的 观察血清囊虫IgG 抗体在脑囊尾蚴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 266例脑囊尾蚴病患者作血清囊虫IgG 抗体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 266 例脑囊尾蚴病患者阳性689 例,阳性率54.42%。685 例急性期患者中阳性436 例,阳性率63.65%;476 例慢性期患者中阳性173例,阳性率36.34%;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84.0,P<0.01)。520 例急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295 例,阳性率56.73%,165 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141 例,阳性率85.45%,急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1)。385 例慢性期单发病灶患者阳性126 例,阳性率32.73%,91 例多发病灶患者阳性47 例,阳性率51.65%,慢性期单发灶与多发灶囊虫抗体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性显著意义(χ2=11.46,P<0.01)。混和期(急性期和慢性期病灶同时存在者)98 例,阳性73 例,阳 性率74.49%;弥漫性(满天星病灶)患者7 例,均为阳性。结论 急性期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慢性期。急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高于急性期单发病灶者,慢性期多发病灶者脑囊尾蚴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单发病灶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8 例真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分析
    酆孟洁,王凌伟,史菲,邱晨
    2014,12(2):  75-77,105.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5
    摘要 ( 2532 )  
    目的 总结真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近十年48例在我院确诊为真菌感染所致CAP 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 例患者中,男性34 例,女性14 例;年龄18~75 岁,平均(42.94±13.52)岁。41.67%的患者无明显基础疾病。22.92%的患者临床无症状,因体检发现肺部阴影而就诊。77.08%的患者有以下症状:咳嗽和(或)咳痰、咯血、发热、气促等。影像学表现:72.92%的患者表现为单发和(或)多发结节肿块影,50%的患者表现为渗出斑片影和(或)实变影。纤支镜粘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和胸腔镜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术有助于获取有价值的肺组织标本。确诊依赖于标本的形态学观察和真菌培养。结论 真菌感染所致CAP 多见于中年男性,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表现多样。多部位、多次肺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类型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对比研究
    王晓红,叶海马,王玉晔
    2014,12(2):  78-80.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6
    摘要 ( 2877 )  
    目的 探讨不同诊断类型血吸虫病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四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68 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慢血”)、76 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以下简称“晚血”,其中巨脾型52 例、腹水型24 例)以及78 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PLT、MPV、PDW、PCT。结果 慢血组和晚血组PLT、PCT 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晚血组随着病情的进展,肝纤维化程度 加深甚至出现肝硬化,其MPV、PDW 也发生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小板各项参数值,可为血吸虫病患者特别是晚血患者病情诊断提供初步评价,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检测分析
    牛长生,余永辉
    2014,12(2):  81-82.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7
    摘要 ( 3109 )  
    目的 对比检测晚期血吸虫病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的凝血指标,探讨晚血病人的凝血功能机制,及时监测晚血病人的出血倾向并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国产雷杜RT-2204C 血凝仪检测37 例晚血病人和80 例慢血病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时间(TT)。结果 晚血病人PT、APTT 和TT 值均大于慢血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1)。结论 晚血患者凝血功能明显异常,处于低凝状态且纤溶系统受损,检测该指标对监测晚血病人出血倾向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滞疏通方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312 例效果观察
    王友斌,徐肇纲,贺正文,曹淳力
    2014,12(2):  83-84,119.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8
    摘要 ( 2865 )  
    目的 探索使用中药治疗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将312 名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6 例。观察组的治疗药物为淋滞疏通方,对照组使用安体舒通和速尿注射液。治疗结束后观察腹水消退和复发情况。结果 312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6 例,女性患者76 例;年龄8~79 岁,平均年龄55.28 岁。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146/156),对照组为74.36%(116/15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435,P<0.05)。观察组腹水消退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腹水复发率为27.52%(30/109),对照组为66.29%(59/8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9.760,P<0.05)。观察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为7.05%(11/156),对照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为94.86%(148/156),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0.717,P<0.05)。结论 淋滞疏通方可作为腹水治疗药物在临床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种方法饲养湖北钉螺的对比观察
    张聪,李博,黄希宝
    2014,12(2):  85-86.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09
    摘要 ( 3412 )  
    目的 对比两种人工饲养湖北钉螺方法,建立实验室钉螺饲养的最佳方法。方法 保持实验室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一致,采用泥钵饲养法和搪瓷盘草纸饲养法,对湖北钉螺进行平行饲养观察,统计各自钉螺死亡率。结果泥钵饲养法钉螺的累计死亡率为19.08%,月平均死亡率为9.75%;搪瓷盘草纸饲养法钉螺的累计死亡率为30.08%,月平均死亡率14.28%。两种饲养方法钉螺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泥钵法饲养钉螺在提高钉螺存活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此法操作较为繁琐,大规模饲养时劳动量大,有待作进一步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68 例登革热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分析
    梁少群,吴兴柳,赵明聪,丁佩佩,吴贺明
    2014,12(2):  87-88,91.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0
    摘要 ( 2802 )  
    目的 探讨登革热的临床病程及诊治特点,为登革热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 年8 月~2013 年11 月期间我科收住的68 例登革热患者从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血白细胞下降等。治疗以对症支持的综合治疗为主,预后较好,本组临床治愈67 例,1 例重型登革热表现为持续高热、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结论 对于持续高热伴有皮疹、肌肉关节痛、血白细胞下降等的患者应注意排查诊断登革热,登革病毒抗体阳性有助于确诊本病。治疗以对症支持、预防并发症为主,预后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的检出效果
    周莉,金伟*, 郭见多,朱磊,罗俊平,李启扬
    2014,12(2):  89-91.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1
    摘要 ( 3135 )  
    目的 分析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1 送3 检中单次涂片检出率规律,并探索单次涂片检出率与粪便中虫卵密度的相互关系。方法 2006~2010 年,每年9~11 月在安徽省蒙城县监测点采集3周岁以上常住居民的粪便,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1 送3 检)检查蛔虫、鞭虫和钩虫卵;以片均虫卵数(eggs per slide,EPS)作为描述粪便虫卵密度的计算单位。对虫卵在3 张涂片中的各自出现概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 3 张涂片的虫卵出现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当EPS<2 时,单张涂片的虫卵平均出现率为52.26%;当EPS≥16 时,单张涂片虫卵出现率可达99.26%。结论 单张涂片的虫卵平均出现率与EPS 存在一定关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连地区储粮孳生粉螨的研究
    裴莉,孙立立,李朝品*
    2014,12(2):  92-93.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2
    摘要 ( 2710 )  
    目的 调查大连地区储粮中粉螨污染情况。方法采取直接镜检或过筛后查尘渣电热分离法。结果 从5 种储粮中分离出粉螨12 种,分别隶属于4 科10 属,即粗脚粉螨、小粗脚粉螨、腐食酪螨、干向酪螨、伯氏嗜木螨、水芋根螨、纳氏皱皮螨、河野脂螨、害嗜鳞螨、米氏嗜鳞螨、膝澳食甜螨、粉尘螨。结论 大连地区储藏物中孳生粉螨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6~2012 年安徽当涂县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吴萍
    2014,12(2):  94-95,100.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3
    摘要 ( 2726 )  
    目的 分析安徽省当涂县2006~2012 年血吸虫病疫情变化,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06~2012 年当涂县血吸虫病病情和螺情年报及疫情监测点资料。结果 2006~2012 年人群血检阳性率、急感病例数、耕牛感染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耕牛存栏数有较大幅度的减少,钉螺面积变化不大,活螺密度、感染螺密度及钉螺感染率同样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通过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当涂县血吸虫病病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有螺面积徘徊不降,提示今后要加大综合治理灭螺力度,提高灭螺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孢曲松与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临床对照研究的Meta 分析
    安琪,邹练*
    2014,12(2):  96-100.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4
    摘要 ( 3072 )  
    目的 利用Meta 分析评价头孢曲松与大观霉素治疗单纯性淋病的疗效。方法 检索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 数据库,VIP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纳入头孢曲松与大观霉素对比治疗单纯性淋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6 篇RCT 文献纳入本项研究,累计病例789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头孢曲松在提高痊愈率[OR1.18;95%CI(1.06,3.34),P<0.05]和总有效率方面 [OR3.96;95%CI(1.29,12.18),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细菌清除率[OR3.17;95%CI(0.32,31.09),P>0.05]和不良反应[OR0.39;95%CI(0.11,1.36),P>0.05]方面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头孢曲松在治疗单纯性淋病中疗效确切,是治疗单纯性淋病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右旋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行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郝丹
    2014,12(2):  101-103,124.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5
    摘要 ( 2445 )  
    目的 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 年7 月~2013 年7 月在本院接受全髋置换术的60 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肢静脉通路后,观察组将0.4 μg/kg 负荷量右旋美托咪定采用微量泵从静脉10min 内泵入,维持量为0.3 μg/(kg· h);对照组将50 ml 0.9%NaCl 溶液从静脉泵入,方法同观察组。分别记录患者入室(T0)、开始泵药(T1)、泵药10 min(T2)、切皮(T3)、切皮30 min(T4)、拔管(T5)、拔管后30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功能状态指数(CSI)等参数,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30 min 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 观察组SBP、DBP、HR 在T5、T6 时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CSI 在T2~T6 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 0.05),但OAA/S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对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可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维持OAA/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发育观察
    陈凤,方文,王尚位,刘榆华,陈绍荣,罗家军
    2014,12(2):  106-107.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7
    摘要 ( 195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08~2012 年池州市贵池区血吸虫病疫情
    钱让飞,韩世民,柯永文
    2014,12(2):  108-110.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18
    摘要 ( 19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码显微摄影在检测寄生虫虫卵中的应用
    陈海宁,陈韶红,张永年
    2014,12(2):  112-113.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20
    摘要 ( 19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科术后大脑脂肪栓塞引起谵妄24 例临床报告
    殷政,路峰,胡毅平,朱敏敏,王鹏*
    2014,12(2):  117-118.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23
    摘要 ( 210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穿刺活检误诊为炎症的前列腺淋巴瘤1 例
    唐威,孙屏,祁秀敏,王鹏*
    2014,12(2):  123-124.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4.02.027
    摘要 ( 206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