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尊友. 我国实现艾滋病防治策略三个90%的进展与挑战[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6, 20(12):1187-1189.
|
[2] |
郝阳, 陈清峰, 韩孟杰, 等. 我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启动与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抗病毒治疗道路[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2, 28(1):1-5.
|
[3] |
张福杰, 赵燕, 马烨, 等. 中国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进展与成就[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2, 28(1):6-9.
|
[4] |
韩孟杰, 陈清峰, 徐鹏, 等. 砥砺奋进“十三五” 艾滋病防控迈向新征程——我国艾滋病防治回顾与展望[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1, 27(12):1327-1331.
|
[5] |
武俊青, 姜楠, 李玉艳. 中国艾滋病感染现状及安全套的使用[J]. 中国热带医学, 2020, 20(12):97-101.
|
[6] |
何纳. 中国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新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1, 25(12):1365-1368,1480.
|
[7] |
张思晨, 蓝建国, 韦陶, 等. 2015年和2020年柳州市50岁及以上农村居民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J]. 疾病监测, 2022, 37(7):935-940.
|
[8] |
刘丹丹, 曹晓斌. 我国≥50岁男性艾滋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0, 26(3):325-326,330.
|
[9] |
马凯芳, 张晓婷, 葛琳, 等.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情况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2, 28(1):16-20.
|
[10] |
张维, 卢戎戎, 吴国辉. 重庆市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数据库老年人HIV/AIDS特征分析[J]. 重庆医学, 2017, 46(6):815-817.
|
[11] |
简丹, 谢红付, 易梅, 等. 性病门诊男男同性恋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调查[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35(7):743-748.
|
[12] |
王学燕, 葛宪民, 唐振柱, 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2008—2013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5, 21(4):217-222.
|
[13] |
谭唯, 陈琳, 谭京广, 等. 2009—2011年深圳市HIV/AIDS疫情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 2013, 13(2):241-243.
|
[14] |
薛芳辉, 张文珠, 金镒华, 等.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4种性传播疾病感染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疾病监测, 2012, 27(12):967-970.
|
[15] |
陈天麒, 马迎华. 青少年艾滋病防控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防控策略分析[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8, 8(3):170-176.
|
[16] |
戴炳媛, 张凯. 南京某大学本科生对生殖健康的“知信行”调查[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7, 21(11):1184-1186.
|
[17] |
张建新. 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策略思考[J]. 中国学校卫生, 2016, 37(11):1601-1603.
|
[18] |
金宇, 崔莹, 刘晓玲, 等. 2018—2021年成都市自愿咨询检测人群HIV确证阳性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2, 49(12):2281-2286.
|
[19] |
郑冰, 苏秋菊, 赵文彬, 等. 2016—2018年鞍山市VCT门诊HIV感染者发现情况[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1, 27(2):187-1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