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1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6-30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著
    不同动物宿主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后的抗体动态变化
    章乐生 王旗 李清越 张世清 杨荣笙 呼明闯 黄建国 汪天平
    2019,17(2):  63-65,78. 
    摘要 ( 577 )   PDF(1949KB) ( 1495 )  
    【摘要】 目的 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和非适宜宿主,观察感染后的抗体动态变化情况。 方法  从安徽省休宁县采集溪蟹捣碎并收集囊蚴,以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适宜宿主犬和非适宜宿主大鼠,收集感染后 0 ~ 16 周血清;以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为探针,建立 ELISA 方法检测不同宿主感染后的血 清抗体。 结果 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感染动物的血清,均有抗体出现。 其中感染犬 3 周可检测抗体阳性,抗体水平达高峰的时间最早为 5 周;感染大鼠 1 周检出抗体阳性,2 ~ 3 周抗体水平达到高峰,至 8 周时抗体水平降低并维持在平衡状态。 结论 不同宿主感染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后抗体变化有区别,在非适宜宿主体内短期抗体水平下降较快且维持在弱阳性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吸虫病防控中渔船粪便无害化卫生设施的设计与实验室评价
    周杰 任光辉 汤义虎 喻鑫玲 李广平 夏蒙 罗志红
    2019,17(2):  66-70,82. 
    摘要 ( 307 )   PDF(2177KB) ( 882 )  
    目的 设计研发基于血吸虫病防控的渔船粪便无害化卫生设施,使之达到灭杀血吸虫卵的效果,以控制渔船民传染源粪便污染洲滩。 方法 采用降解、过滤、消毒、高温灭杀(60℃ ,10 min) 的化学及物理原理设计研发渔船粪便无害化卫生设施,采用实验室与现场设备验证的方法对所研发的粪便无害化卫生设施进行灭杀血吸虫卵效果观察。 结果 所研发的粪便无害化卫生设施经过实验室与现场实验均证明实验组具有完全灭杀血吸虫卵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 t 分别为 18. 01 与 16. 841(P < 0. 05)。 结论 渔船粪便无害化卫生设施的研发填补了湖南省乃至全国渔船“ 厕所革命”的空白,在湖南省及我国渔船民血吸虫病防控中具有开创性意义,为其他同类行业卫生厕所研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对洞庭湖区渔船民改厕工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江苏扬中市人体弓形虫感染状况调查
    吴荣凤 肖敏 戴洋 张开祥 柏林 朱华斌 徐红梅 严成祥
    2019,17(2):  71-74. 
    摘要 ( 446 )   PDF(661KB) ( 830 )  
    目的 了解扬中市人体弓形虫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扬中市 HIV /AIDS、肿瘤病人、孕妇、畜禽养殖人员、禽畜加工人员、学生、养宠物者、宠物医院兽医、精神病患者等九类特殊人群和对照人群开展问卷调查,并采用 ELISA 法检测抗弓形虫 IgG、IgM 抗体。 结果 共调查 1 040 人,查出弓形虫抗体阳性 81 人,总阳性率为 7. 79% ;其中仅 IgG 阳性 74 人,占 91. 36% ;仅 IgM 阳性 5 人,占 6. 17% ,IgG 与 IgM 均阳性 2 人,占 2. 47% 。 畜产品加工人员、精神病患者和从事家畜养殖人员弓形虫感染率较高。 结论 扬中市人体弓形虫感染率较高,尤其是畜产品加工人员、精神病患者和从事家畜养殖人员等特殊人群,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安徽马鞍山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
    汪为春 詹惕 丁宋军 项可霞 朱应富 段永梅 娄金海
    2019,17(2):  75-78. 
    摘要 ( 433 )   PDF(983KB) ( 1326 )  
    目的 及时发现 2018 年马鞍山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制订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马鞍山市选取 11 个重点环境,采用系统抽样法查螺,应用解剖镜检法和 LAMP 法检测钉螺感染血吸虫情况;采集新鲜野粪,采用集卵孵化法检测其含血吸虫卵情况。 另外抽取 4 个环境,采用鼠笼法测定水体的感染性。 结果 共计开展钉螺调查 26. 9 hm2 ,采用解剖镜检法检测钉螺 1 038 只,未发现感染螺;采用 LAMP 法检测 25 管混合样本,其中 4 个样本检出阳性。 在 4 个环境捡获新鲜野粪,其中牛粪 3 份、羊粪 11 份、犬粪 3份、兔粪 1 份,经实验室检测全部阴性。 共计投放哨鼠 85 只,经解剖后未发现阳性。 结论 马鞍山市部分地区,尤其是渔船民集散地和多年来未开展药物灭螺工作的湖阳镇,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依然较高。 少数存在耕牛淘汰不彻底和羊、犬等家畜散养现象的区域,以及野生哺乳动物活动频繁的有螺区域,血吸虫病潜在传播风险不容忽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2018 年荆州沙市区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黄文惠 单晓伟
    2019,17(2):  79-82. 
    摘要 ( 469 )   PDF(657KB) ( 1197 )  
    目的 分析 2015 ~ 2018 年荆州市沙市区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资料,掌握全区血吸虫病流行态势。 方法 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 年版)》及《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5 年版)》,在沙市区血吸虫病疫区选择有代表性的 4 个村开展人畜查治病、查灭钉螺等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监测工作,将2015 ~ 2018 年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 ~ 2018 年,监测点居民感染率呈下降趋势,由 2015 年的0. 18% 下降到 2018 年的 0,血检阳性率呈显著下降趋势,由 2015 年的 16. 88% 下降到 2018 年的 5. 11% ;家畜监测发现无存栏耕牛。 2015 ~ 2018 年, 累计查螺 8 230 518 m2 , 活螺平均密度由 2015 年的 0 92 只 /0 11m2 下降到 2018 年的 0 51 只 /0 11m2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监测环境 8 处,仅 2015 年检获野粪 12 份,未查到阳性粪便;累计对 506 处有螺环境开展风险监测,共发现Ⅰ级风险环境 0 处,Ⅱ级风险环境 43 处,Ⅲ级风险环境 463 处。 结论 2015 ~ 2018 年,全区血防工作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综合防治策略,居民感染率、家畜感染率和钉螺感染率进一步降低,处在低度流行水平,下一步要加强监测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校低年级高中生亚健康状态及其生理生化指标调查分析
    吴天涵 齐秀玉 邢超
    2019,17(2):  83-86. 
    摘要 ( 471 )   PDF(661KB) ( 809 )  
    目的 了解某校低年级高中生亚健康状态及其与 BMI、腰臀比、血压、血糖和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关系。 方法 选取安徽安庆市某中学高一、二年级在校生进行调查。 采用《 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调查低年级高中生亚健康状态,同时对调查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和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量。 分析不同性别间生理生化值的差异,比较不同变量组间亚健康检出率和生理生化指标偏高 /低组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 该校低年级高中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分别为 20. 0% 、19 4% 和 18. 7% 。 其中女生各项亚健康检出率均高于男生。 生理生化指标中,女生的 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HDL、LDL 水平均高于男生,收缩压比男生低,而腰臀比和收缩压在男女生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腰臀比偏高是该校低年级高中生躯体、心理和身心亚健康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腰臀比的中学生发生亚健康的风险较高,提示及时进行干预,将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改善产生积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活方式对企事业单位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影响的调查
    刘梅 姜涌斌 徐小炮 丁丽敏
    2019,17(2):  87-93,99. 
    摘要 ( 491 )   PDF(1291KB) ( 687 )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对企事业单位人群代谢综合征(MS) 患病的影响。 方法 以 2017 年来我院体检的上海地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体检数据以及婚姻、职业、家族史、膳食、运动、吸烟和饮酒等生活方式信息,比较各因素在 MS 患者和非 MS 患者间的差异,分析 MS 的影响因素。 结果 MS 患病率为 15 67% ( 男20. 50% ,女 5. 01% )。 男性(OR = 3. 75,95% CI:3. 02 ~ 4. 67)、年龄(OR = 1. 07,95% CI:1 06 ~ 1 07)、高血压家族史(OR = 1. 51,95% CI:1. 33 ~ 1. 70)、肥胖家族史(OR = 1. 36,95% CI:1. 10 ~ 1. 70)、肉类及肉制品摄入200 ~ 299 g(OR = 2. 04,95% CI:1. 25 ~ 3. 33)和≥300 g(OR = 2. 70,95% CI:1. 18 ~ 6. 20)、蛋类摄入 2 个(OR =1. 65,95% CI:1. 13 ~ 2. 42) 和≥3 个(OR = 1 74,95% CI:1. 22 ~ 2. 52)、吃饭过快(OR = 1. 58,95% CI:1 39 ~1 80)和吃饭过饱(OR = 1. 48,95% CI:1. 27 ~ 1. 72)、饮食喜咸(OR = 1. 17,95% CI:1 04 ~ 1 33)、戒烟( OR =1 22,95% CI:1 01 ~ 1 32)和偶尔吸烟( OR = 1. 29,95% CI:1. 02 ~ 1. 65) 及吸烟( OR = 1. 38,95% CI:1. 13 ~1 68)是 MS 的危险因素;主食摄入 400 ~ 549 g( OR = 0. 64,95% CI:0. 42 ~ 0. 98)、奶类摄入 < 250 ml( OR =0 80,95% CI:0. 68 ~ 0. 94)和 250 ~ 499 ml( OR = 0. 84,95% CI:0. 72 ~ 0. 98)、豆类摄入 < 100 g( OR = 0. 75,95% CI:0. 60 ~ 0. 95)和 200 ~ 299 g(OR = 0. 55,95% CI:0. 33 ~ 0. 93)、水果摄入 100 ~ 399 g( OR = 0 70,95%CI:0. 54 ~ 0. 91)和 400 ~ 699 g(OR = 0. 62,95% CI:0. 40 ~ 0. 95)、中度(OR = 0. 77,95% CI:0 64 ~ 0 93)和重度运动(OR = 0. 40,95% CI:0. 18 ~ 0. 91)是 MS 的保护因素。 结论 MS 受多种生活方式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应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使该人群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膳食结构、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及喜好,加强运动锻炼,消除或减轻不良生活方式对 MS 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报告
    安徽石台县肺吸虫感染情况调查
    刘道华 郭见多 章乐生 李晓娅 朱磊 金伟 汪敏 马晓荷
    2019,17(2):  94-96. 
    摘要 ( 506 )   PDF(631KB) ( 996 )  
    目的 了解石台县肺吸虫流行现状及易感因素,为制订相应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石台县仙寓乡作为调查点,采集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采用捣碎沉淀法检测其囊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集当地 6 ~ 75 岁调查对象末梢血,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法检测血清中肺吸虫特异抗体 IgM 和 IgG;同时进行肺吸虫易感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共检测溪蟹 98 只,囊蚴感染率为 13. 27% (13 /98),感染度为 0. 066 个 /g,感染指数为 0. 008 9;采集 319 份当地调查对象末梢血,血清学检测肺吸虫抗体阳性率为 6. 58% (21 /31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食用溪蟹以及喝生水者抗体阳性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4. 487、8. 053,P < 0. 05)。 结论 石台县为肺吸虫病历史流行区,目前部分人群仍存在感染,食用溪蟹及饮用生水者易感染肺吸虫。 加强肺吸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是预防和控制当地肺吸虫病的有效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聚乙醛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研究
    金伟 郭见多 朱磊 马晓荷 汪敏 张世清
    2019,17(2):  97-99. 
    摘要 ( 565 )   PDF(626KB) ( 1120 )  
    目的 评价四聚乙醛对中华绒螯蟹是否存在急性毒性。 方法 采用静态试验法测定四聚乙醛对中华绒螯 蟹 的 毒 性 作 用, 试 验 同 时 设 26% 四 聚 · 杀 螺 胺 ( suspension concentrate of metaldehyde andniclosamide, MNSC)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结果 有效成分浓度 800 mg/L 的四聚乙醛作用 96 h 后,受试蟹未出现死亡。 结论 本次试验中未观察到四聚乙醛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云南宾川县首起人间狂犬病确诊病例报告
    杨琼芳 柯春荣 林灿松 罗剑龙 杨红军 陈宝杰 左丽娟 段炳华 刘莹
    2019,17(2):  100-102,96. 
    摘要 ( 718 )   PDF(1233KB) ( 1983 )  
    目的 总结云南省宾川县首起狂犬病疫情调查处置情况,为处置狂犬病疫情提供经验。 方法 搜集、整理和分析宾川县狂犬病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病例临床诊疗资料;狂犬病诊断按国家标准GB 17014 - 1997《狂犬病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结果 2016 年 4 月 5 日,云南省宾川县中医院报告 1 例狂犬病病例。 2016 年 2 月 13 日患者宰食 1 只流浪犬,在宰杀过程中被流浪犬咬伤左手指,仅撒食盐在伤口处理,未作任何犬伤暴露后处理。 2016 年 4 月 3 日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麻木、喝水困难、喝水打嗝,呼吸困难;2016 年 4 月 5 日患者出现打砸、破坏物品等异常行为,2016 年 4 月 6 日,患者体温持续上升,下肢肌张力明显下降不能站立,唾液明显增多,极度恐水,呼吸困难加重,出汗;2016 年 4 月 7 日 2 时 8 分死亡,采死者脑组织送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检测狂犬病病毒免疫荧光抗原及狂犬病病毒核酸,结果均强阳性。 结论 这是一起宰杀、食用流浪犬时被犬伤,犬伤后未进行正确的伤口处理、未接种狂犬病疫苗、也未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而导致的人间实验室确诊狂犬病疫情,此起疫情为大理州第 3 起、宾川县首起人间狂犬病疫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2017年安庆市大观区晚期血吸虫病人救治效果分析
    赵阳华 丁平
    2019,17(2):  103-104,114. 
    摘要 ( 461 )   PDF(1227KB) ( 890 )  
    目的 分析 2015 ~ 2017 年安庆市大观区晚期血吸虫病(晚血) 患者医疗救治情况,为更好地救治晚血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 2015 ~ 2017 年大观区晚血救治患者病案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大观区现存晚血患者共 353 例,3 年间接受救治 603 人次,腹水型、巨脾型、结肠增殖型救治人次分别为502、85、16 人次,治疗后临床治愈率及好转率达到较高标准,治疗效果均为有效,2017 年晚血患者有并发症及夹杂症的占 32. 29% 。 结论 大观区晚血救治效果显著,达到了改善晚血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兴隆河引水工程钉螺扩散可能性评估
    范强 李义斌 张滨 徐灿
    2019,17(2):  105-106. 
    摘要 ( 338 )   PDF(617KB) ( 1114 )  
    目的 评估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兴隆河引水工程钉螺随水扩散的可能性,为该地区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在兴隆河引水工程沿线之沿堤河、东荆河导虹管及百里长渠设立监测点,2015 ~ 2017 年连续开展春季查螺、检查漂浮物携螺及稻草帘诱螺,观察并评估钉螺的扩散情况。 结果 监测 3 年均未发现钉螺扩散。 结论 南水北调配套兴隆河引水工程实施中,钉螺扩散的可能性较小,但仍应注重落实钉螺控制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8年安徽怀宁县钉螺分布现状调查分析
    洪毅坚 张礼生 李先锋
    2019,17(2):  107-108,110. 
    摘要 ( 405 )   PDF(1215KB) ( 809 )  
    目的 掌握怀宁县钉螺分布现状、孳生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实现消除血吸虫病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安徽省钉螺调查实施方案》,对 2018 年怀宁县现有螺环境和历史有螺区域进行系统、环境抽样调查,分析钉螺环境分布、钉螺面积和密度等。 结果 2018 年,怀宁县累计调查 149 个有螺环境和历史 有螺区域,核实怀宁县有螺面积为 724. 54 hm2 ,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其中湖沼型有螺环境 66 个,有螺面积639. 65 hm2 (占 88. 27% ),主要分布在白洋湖、珠流河两岸及皖河、石门湖滩地,呈片状分布;山丘型有螺环境 27 个,有螺面积 84. 98 hm2 (占 11. 73% ),主要分布在内陆沟渠、水田,呈点、线状分布。 2006 年以来,怀宁县新发现钉螺面积 79. 11 hm2 , 复现钉螺面积 326. 61 hm2 , 报灭钉螺面积 163. 01 hm2 , 有螺面积净增242 71 hm2 。 结论 怀宁县钉螺控制工作成效显著,但钉螺面积有增加的态势。 需要重点对白洋湖、珠流河两岸及皖河及石门湖水系沿岸等钉螺分布较为广泛的区域,以及活螺密度和有螺框出现率较高的山丘型流行区等有螺环境加大钉螺监测和控制的力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苏州工业园区环境改造对钉螺控制的效果分析
    周慧 刘佳 周靓癑
    2019,17(2):  109-110. 
    摘要 ( 403 )   PDF(614KB) ( 1014 )  
    目的 了解苏州工业园区 1994 ~ 2017 年钉螺控制以及螺情变化情况,为同类地区钉螺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 1994 ~ 2017 年苏州工业园区钉螺调查控制、环境改造等资料,分析有螺面积、灭螺面积、巩固灭螺面积、环境改造面积等指标。 结果 1994 ~ 2017 年,园区累计发现有螺面积 1. 63 hm2 ,分别为1994 ~ 1996 年和 1999 年四个年度发现,未发现感染性钉螺;药物灭螺面积共计 1. 63 hm2 ,巩固药物灭螺面 积 11. 30 hm2 ;多年间园区共对历史有螺环境(1 791. 67 hm2 ) 全部完成环境改造工作。 2000 年后园区已经连续 18 年未发现钉螺。 结论 同开发建设相结合的有螺环境改造是控制钉螺的有效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IV/HBV 合并感染患者的 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HBV DNA的关系
    陈念 柯柳 苏明华 温小凤
    2019,17(2):  111-112. 
    摘要 ( 580 )   PDF(259KB) ( 821 )  
    目的 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乙型肝炎病毒(HBV) 合并感染者的 CD4 + T 淋巴细胞与其基线肝功能和乙肝病毒( HBV DNA) 水平的关系。 方法 对尚未开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AART) 的HIV /HBV 合并感染患者 69 例进行基线 CD4 + T 淋巴细胞、HBV DNA 检测。 结果 CD4 + T 淋巴细胞≤100个 /μl 组患者的 HBV DNA 显著高于 CD4 + T 淋巴细胞 > 100 个 /μl 组(P < 0. 05)。 CD4 + T 淋巴细胞计数与HBV DNA 成负相关(r = - 0 344,P < 0. 05)。 结论 随着患者 AIDS 病情进展,HIV /HBV 合并感染者的 HBV DNA 复制水平增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血室规范操作降低溶血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于野
    2019,17(2):  113-114. 
    摘要 ( 337 )   PDF(619KB) ( 911 )  
    目的 探讨在采血室,为了降低溶血发生率而采取的应对措施效果。 方法 选择 2016 年 7 月 ~2018 年 6 月在我院采血室进行血标本采集的血液 2 200 份作为此次调查对象。 其中将 2016 年 7 月 ~ 2017年 6 月采集的血标本 1 100 份设为对照组,将 2017 年 7 月 ~ 2018 年 6 月采集的血标本 1 100 份设为实验组。对照组血标本的采集实施常规措施,实验组血标本的采集实施改良措施,最后比较两组数据间的差异。 结果 对于实施改良措施采集的血标本,其溶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采集的血标本,两组数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 结论 在采血室应用改良措施采集的血标本可以显著降低血标本的溶血率,提高血标本化验的成功率,临床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短文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郑原印 毛瑛玉 刘晓斌
    2019,17(2):  115-115. 
    摘要 ( 369 )   PDF(1231KB) ( 5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安徽省肠道原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金伟
    2019,17(2):  116-118. 
    摘要 ( 366 )   PDF(689KB) ( 1362 )  
    肠道原虫病是人体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安徽省肠道原虫病种类多样,流行范围广。 2014 ~2015 年的全省人体寄生虫感染调查显示,安徽省人体肠道原虫病的总体感染率约为 0. 46% ,按全省人口总数推算感染者人数接近 30 万。 目前安徽省人群肠道原虫感染率已经超过除钩虫以外的其它肠道蠕虫的感染率总和,成为我省仅次于钩虫病的主要肠道寄生虫病。 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资料对安徽省肠道原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王旗 汪天平
    2019,17(2):  119-123. 
    摘要 ( 652 )   PDF(652KB) ( 2492 )  
    钩虫是肠道寄生线虫中危害最严重的虫种,据估计 2010 年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约 4 亿。 感染人体的钩虫主要有美洲钩虫和十二指肠钩虫,两种钩虫的虫种鉴定在钩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钩虫病的防治策略制定、临床用药和寄生虫教学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实验室对两种钩虫的鉴定方法主要有形态学观察、免疫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本文就两种钩虫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