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高风华,张世清,汪天平,何家昶,许晓娟,李婷婷,张功华,汪昊
2016,14(3):
137-140,136.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16.03.004
摘要
(
1774 )
PDF(862KB)
(
1558
)
目的 报告并分析 2015年安徽省血吸虫病疫情状况与近年的变化趋势。 方法 对2004年以来的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9个市、51个县(市、区)流行血吸虫病,其中23个达到传播阻断标准,28个达到传播控制标准。2015年,全省共血检176.5万人,发现阳性24 537人,粪检24.4万人,发现粪检阳性10人;共报告晚期血吸虫病5 684例,未发现本地感染的急感病例,推算病人数为8 904人。流行区牛存栏35 542头,共检查牛17 408头,发现粪检阳性11头,耕牛平均血吸虫感染率为0.07%。全省现有钉螺面积27 144hm2,其中复现钉螺面积39.17h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2004年以来,全省人感染率、牛感染率、急感病人发病率和感染性钉螺分布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较2004年分别下降了84.3%、97.0%、100%和100%,有螺面积则在2.71亿m2与3.10亿m2间徘徊波动。 结论 全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为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乃至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仍需要加大防治及监测工作的力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