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长颢.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M]. 8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436.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A/OL]. [2023-04-05].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2/6/content-5574586.htm.
|
[3] |
韩海红, 寇柏洋, 马洁, 等. 2018年中国大陆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资料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2, 34(4):822-829.
|
[4] |
李广智, 刘峰, 温馨, 等. 陕西省2004—2013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5, 19(4):418-420.
|
[5] |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6(1):44-60.
|
[6] |
金培刚, 丁钢强, 顾振华. 食源性疾病防制与应急处置[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112.
|
[7] |
江中发, 卫婷婷, 梅良英, 等. 2015—2018年湖北省突发中毒事件特征分析[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20, 38(4):407-409.
|
[8] |
毛敏明, 周骏贵, 高瑞峰, 等.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重要价值[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 9(16):4200-4203.
|
[9] |
王霄晔, 任婧寰, 王哲, 等. 2017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监测, 2018, 33(5):359-364.
|
[10] |
刘辉, 任婧寰, 伍雅婷, 等. 2018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2, 34(1):147-153.
|
[11] |
曾彪, 殷全喜, 马蕊, 等. 2004—2014年北京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6, 28(5):585-589.
|
[12] |
马晓薇, 李泳光, 冯晶, 等. 2006—2019年广州市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 2021, 28(9):1059-1062.
|
[13] |
曾立爱, 刘成伟, 游兴勇, 等. 2012—2020年江西省家庭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2, 34(6):1311-1315.
|
[14] |
Park MS, Park KH, Bahk GJ. 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Multiple Climatic Factors and Incide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8, 15(11):2482.
doi: 10.3390/ijerph15112482
URL
|
[15] |
刘竹, 李晓辉, 王瑶, 等. 2017年成都市有毒植物中毒监测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7):1308-1310,1320.
|
[16] |
沈秀莲, 黄甜, 贾豫晨, 等. 2005—2019年云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相关分析[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22, 34(1):153-158.
|
[17] |
何左, 周舟, 李庆棠. 2005—2020年大理白族自治州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2, 10(2):79-83.
|
[18] |
周静, 袁媛, 郎楠, 等. 中国大陆地区蘑菇中毒事件及危害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6, 25 (6):724-728.
|
[19] |
石梦蝶, 伍雅婷, 王肖, 等. 2014—2018年武汉市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特征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 46(19):3620-3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