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利娟, 徐志敏, 钱颖骏, 等. 2015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通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 28(6):611-617.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A/OL].[2023-05-10]. http://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
[3] |
张利娟, 徐志敏, 杨帆, 等. 2021年全国血吸虫病防治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4):329-336.
|
[4] |
李凯杰, 蔡顺祥, 唐丽, 等. 湖北省达传播控制标准后血吸虫病流行因素[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8, 29(3):117-120.
|
[5] |
张世清. 洪涝灾害与血吸虫病防控[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0, 32(5):522-525.
|
[6] |
Guo SY, Li L, Zhang LJ, et al. From the One Health perspective: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and flooding[J]. Pathogens, 2021, 10(12):1538.
doi: 10.3390/pathogens10121538
URL
|
[7] |
郑金鑫, 夏尚, 吕山, 等. 一种基于洪水信息的血吸虫病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 33(2):133-137.
|
[8] |
施亮, 张键锋, 李伟, 等. 人工智能助力热带传染病防控研究[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5):445-452.
|
[9] |
彭国华, 胡主花, 华伟, 等. 南昌市鄱阳湖区慢性血吸虫病人血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 29(5):569-573.
|
[10] |
周瑞红, 周杰, 魏兰军, 等. 岳阳市城区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 20(4):221-224.
|
[11] |
郭苏影, 祝红庆, 曹淳力, 等. 202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1, 39(6):753-759.
|
[12] |
He JY, Zhu HQ, Bao ZP, et al. Rapid Assessment on Potential Risks of Schistosomiasis Transmission - 7 PLADs,China,2019 and 2021[J]. China CDC Wkly, 2021, 3(51):1089-1092.
|
[13] |
Lv S, Yang F, Qin ZQ,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Risk of Schistosomiasis after Flooding - North Poyang Lake,Jiangxi Province,China,2020[J]. China CDC Wkly, 2021, 3(5):85-89.
|
[14] |
左玉婷, 徐明星, 罗华堂, 等. 武汉市汉南区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检出感染性钉螺的应急处置[J]. 中国热带医学, 2023, 23(2):131-135.
doi: 10.13604/j.cnki.46-1064/r.2023.02.05
|
[15] |
张世清. 加强血吸虫病监测推进我国消除血吸虫病进程[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 33(2):107-109.
|
[16] |
陈琳, 曹淳力, 刘阳, 等. 迈向消除阶段我国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响应[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1, 33(6):570-574.
|
[17] |
杨坤, 李石柱. 大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研究的探讨[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5, 33(6):461-465.
|
[18] |
张佳京, 李洋, 王浩, 等. 2017—2019年武汉市血吸虫病重点水域哨鼠监测报告[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 19(2):93-94,97.
|
[19] |
汪为春, 詹惕, 丁宋军, 等. 2018年安徽马鞍山市血吸虫病传播风险监测[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19, 17(2):75-78.
|
[20] |
梁莎, 曾凡胜, 秦志强. 环境水体中血吸虫尾蚴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2022, 29(2):120-125,136.
|
[21] |
彭国华, 魏望远, 钱科, 等. 快速识别血吸虫易感性水体技术研究Ⅰ动物皮膜制作与检测效果初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2):200-201,210.
|
[22] |
孙成松, 朱海, 章乐生, 等. 2020年洪涝灾害期间安徽省血吸虫病高风险地区疫情调查[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1, 19(2):77-81.
|
[23] |
杨坤. 长江大保护政策下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思考[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2):101-105.
|
[24] |
高风华, 何家昶, 吴明耀, 等. 红外相机技术在血吸虫病野生动物传染源调查中的应用初探[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3):291-293.
|
[25] |
何家昶, 陶伟, 汪天平, 等. 2018—2019年石台县野外灭鼠控制血吸虫病传染源效果观察[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 20(5):257-259,263.
|
[26] |
杨维中, 兰亚佳, 吕炜, 等. 建立我国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11):1753-1757.
|
[27] |
高贵琴. 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对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健康影响的价值研究[J].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 28(5):122-123.
|
[28] |
吴维铎, 汪天平, 张世清, 等. 安徽省外科救治晚期血吸虫病270例调查分析与随访[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07, 5(1):23-26.
|
[29] |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编委会.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落地实施[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 20(1):5.
|
[30] |
曹淳力. 中国防治血吸虫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回顾与评估[J]. 中国热带医学, 2020, 20(7):599-603,607.
doi: 10.13604/j.cnki.46-1064/r.2020.07.02
|
[31] |
张娜, 蒋鸿琳, 林丹丹, 等. 中小学生血吸虫病防治健康教育效果调查分析[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 20(1):4-6,42.
|
[32] |
胡广汉, 许静, 曹淳力, 等. 我国血吸虫病消除阶段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 30(2):117-120,123.
|
[33] |
健康宣教营造氛围[J]. 中国卫生画报, 2018(9):52-57.
|
[34] |
林矫矫. 我国家畜血吸虫病流行情况及防控进展[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1):40-46.
|
[35] |
元艺, 曹淳力, 黄希宝, 等. 迈向血吸虫病消除阶段的钉螺控制策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22, 34(4):337-340,351.
|
[36] |
李路, 张利娟, 张世清, 等. 新时期我国药物控制钉螺工作挑战和展望[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 20(1):31-35.
|
[37] |
夏尚, 薛靖波, 高风华, 等. Sentinel-1A雷达遥感数据模型快速识别洪灾后血吸虫病传播潜在风险区研究[J].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0, 38(4):417-422.
|
[38] |
黄轶昕. 我国灭螺药物研究和现场应用[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6):679-684.
|
[39] |
林长坡, 於雪琴, 戴燕丽, 等. 两种塑料地膜在血吸虫病水网型流行区的灭螺效果评价[J]. 热带医学杂志, 2022, 22(4):577-580.
|
[40] |
徐亮, 陈陵. 利用档案资源做好血吸虫病预防控制的思考[J]. 卷宗, 2017(29):83.
|
[41] |
朱泽林, 田添, 郝瑜琬, 等. 我国国家级寄生虫病防治科研基地建设现状与挑战[J].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2022, 20(3):170-173,180.
|
[42] |
陶波, 张志杰. 基层血吸虫病防治站站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2, 24(4):480-482.
|
[43] |
何健, 张键锋, 王鑫瑶, 等. 江苏省基层血吸虫病防治队伍建设现况调查[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9, 31(6):665-6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