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 2020, Vol. 18 ›› Issue (2): 115-117.
詹惕1,崔代文2,项可霞1,汪为春1,朱应富1,段永梅1
ZHAN Ti1, CUI Dai-wen2, XIANG Ke-xia1, WANG Wei-chun1, ZHU Ying-fu1, DUAN Yong-mei1
摘要: 目的 探索马鞍山市博望区有钉螺无血吸虫病流行(简称有螺无病)的原因,为制订该地区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马鞍山市博望区开展人群、家畜病情和钉螺血吸虫感染情况的现场调查。 采集上述“有螺无病”区的钉螺标本,随机分为 2 组,按照钉螺与毛蚴数量比例 1 ∶ 20 和 1 ∶ 40 分别进行日本血吸虫毛蚴人工感染实验,以同样方法感染该市“有螺有病”区钉螺作为对照。 感染后将钉螺置于室内常温下饲养 90 d,观察“有螺无病”地区和“有螺有病”地区钉螺感染率和死亡情况。 结果 在“有螺无病”区调查人群 568 人,调查家畜 40 头,血吸虫感染率均为 0,现场调查钉螺 1 100 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 人工感染实验中,“有螺无病”区钉螺 1 ∶ 20 和 1 ∶40 组中的感染率均低于“有螺有病”区钉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 马鞍山市博望区“有螺无病”区钉螺在适宜环境下可以被日本血吸虫毛蚴感染。 钉螺易感性较差和没有足够数量的传染源可能是“有螺无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中图分类号: